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 130140(第15页)

130140(第15页)

怕什么怕?怕什么怕?

他这个州牧都不怕,底下的县令太守就不能学学他的胆气?他儿子都不着家了他急了吗?

曹兖州心情不好,于是便趁此良机狐假虎威烧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兖州的世家豪族都听着,从现在起这地界儿老子说了算,不听话的全都交给荀青州带走!

——颍川那个荀青州!抄家灭族不眨眼的荀青州!带着百万大军路过兖州的荀青州!

第136章抗灾不由天

*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颍川到青州治所齐国临淄一个月的时间足矣。

荀青州磨磨蹭蹭在兖州境内耗了两个月,很难说不是在为同样是刚上任的曹兖州撑腰。

这就是把亲儿子送去当质子的好处吗?

如此心狠手辣枭雄气概,和他对着干怕是难讨好下场。

曹操:……

那是他主动把儿子送去当质子吗?那是臭小子上赶着不要他这个老父亲!

苍天啊!大地啊!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舆论越来越奇怪,曹老板无能狂怒,既然拽不回儿子的心,索性把火烧的更旺坐实心狠手辣的枭雄名头。

他凶残阴鸷,他卖儿求荣,他杀人不眨眼,他吃人不放盐。

有意见?有意见憋着!

他都那么凶残了,荀青州能不能把百姓给他留下点?

不求留下青州百姓,至少别把兖州百姓顺路带走,这弄得他这个兖州牧很没面子。

程昱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们家主公放宽心,只能神神叨叨的闭着眼睛默背“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还有句话叫故土难迁,只要两个地方差距不是太大,不管是士人还是百姓都更愿意留在故乡。

现在百姓愿意走,说明在他们心中留在兖州远不如随荀小将军去青州。

何况荀小将军身边还有主公家的大公子,连主公家的大公子都不留在兖州,百姓还去哪儿还需要纠结吗?

主公想留住兖州百姓,不如想想怎么留住大公子。

不过这话程昱不敢说,他怕他们家主公恼羞成怒让他血溅当场。

说实话,要不是家中幼子刚刚出生,和主公共事久了也不想挪窝,他也想去看看荀氏到底有多吸引人。

他和荀小将军没交情,可他和荀文若有交情,友人上门肯定会被以礼相待。

算了算了,不想那么多,还是来继续琢磨怎么让老实下来的兖州世族进官署当劳力吧。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那些人不像表现出来的心悦诚服。

颍川的世家被杀了好几轮依旧有人小心思不断,兖州这一轮都称不上,肯定有人不服气。

他是兖州人,很清楚兖州世族多想要个可以任由他们拿捏的上官,他们家主公很明显不会任由治下世家左右,想彻底站稳脚跟肯定还要杀上几轮。

上次出任东郡太守的时候省下了杀鸡儆猴的环节,这次出任兖州牧不能再省。

程先生老神在在的坐在案前,心里已经将之前跳的高的世家豪族列出名单挑挑拣拣。

先从哪家开始杀呢?

……

另一边,率领百万大军路过兖州的荀青州在磨蹭了两个月后终于踏入青州地界儿。

出发时暑气尚存,抵达目的地时已经能嗅到冬天的气息。

百万大军回到青州后正式开始劳改,有熟练掌握屯田技能的贾校尉在,青州各郡国的土地归属很快被查的清清楚楚。

这几年青州百姓民不民匪不匪,田地荒芜野草丛生,不像颍川已经没有大片荒地可开垦,这地方再来百万劳动力短时间内也开垦不完。

青州籍贯的劳力重回故土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男女老少都干劲儿十足,坏处就是管理难度增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