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 170180(第4页)

170180(第4页)

事实证明,即便不中饱私囊,抄家本身也是一项非常能团结将士的有益活动。

虽然抄家抄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落到他们的口袋里,但是他们将军为人大方从不克扣军饷,打了胜仗也从不吝啬赏赐,公账上的钱粮早晚还是花在他们身上,四舍五入还是他们的钱。

将军威武!将军圣明!将军是世上最好的将军!

从颍川过来协助荀小将军接手司隶的是钟繇和毛玠,两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看到空荡荡的国库之前他们俩也没想到京城会是这么个情况。

好在峰回路转,他们小将军声望过高,留守京城的官吏百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短短半个月清理出来的见不得光的钱财就比国库中失踪的钱财还要多。

不愧是京城,不愧是大汉朝廷,不愧是大汉朝廷的官。

算了,再骂就把他们自己也骂进去了。

俩人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他们小将军给的菜单、啊不、名单整理完,哪座宅子抄出来多少好东西登记的清清楚楚,让京城的官吏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正规。

明明京城才是流程最全规矩最多的地方,怎么忽然感觉以前的账簿公文都跟闹着玩儿似的?

错觉,一定是错觉。

总之就是,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之下,司隶接下来的军饷和官员俸禄都有着落了。

与此同时,长安也传来了马腾、韩遂投降的消息。

……

马腾很憋屈,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反正就是很憋屈。

他出身其实不低,祖上是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爹早年也是个官儿,虽然后来没有了,但是好歹曾经是个官儿。

好汉不提当年勇,穷人也不能总把祖上阔过挂在嘴边。

他承认他年轻的时候确实穷,但是他凭本事一路从小兵到军司马再到偏将军,出身卑微怎么了?他征战有功。

年纪轻轻就能在军中闯出名堂来不容易,看他升官的速度怎么看都是大有作为的样子。

虽然他后来放着朝廷的官不当转而加入叛军,但是在西凉那地界儿当叛军更有前途,朝廷连中原都管不住了总不能还指望效忠朝廷来光耀门楣。

当叛军也有小技巧,比如不能傻不愣登的冲在最前头,要找个好掌控的人在前面吸引注意力。

就像朝廷一样,虽然所有人都不觉得天子有多重要,但是朝中必须有天子。

于是王国造反的时候他和韩遂等人共同推举王国为主帅,后来王国被朝廷的大军揍的满地乱爬,他们又废掉王国拥立阎忠为主帅,再后来阎忠病死,他和韩遂分道扬镳。

他也想有个稳定的傀儡主帅,但是他的运气没有朝廷好,每一任主帅都不长久,弄到最后连挟持都挟持不来合适的人。

好在他运气不错,没多久董卓就邀请他和韩遂这些凉州老乡率兵前往京城共谋大事。

但是好运不持久,还没等他们赶到京城董卓就死了,还是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被诛杀。

虽然他们干的都是乱臣贼子的事情,但是乱臣贼子这个名号绝对不能沾边,不然就会变成董卓那样人人得而诛之。

朝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朝廷低头不丢人。

于是他一边低头一边找机会进入关中,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朝廷不得人心到老天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先是地震再是洪涝甚至还有罕见的天狗食日,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益州刘焉已经没了,继任的益州牧刘璋正在和刘表干仗,汉中张鲁在刘焉活着的时候就不怎么听话,刘焉一死刘璋更指挥不动,没有别的势力和他争抢关中,这是最好的攻占关中的机会。

不知不觉已至五月,连绵的阴雨被酷热取代,地面被太阳晒的隔着鞋子也能感受到热意。

年方十七的马超臭着一张俊脸,扭过头不想搭理他爹。

马腾唉声叹气,硬生生凭手劲儿把儿子转过来继续听他分析,“你来看看,荀氏到并州后除了收复失地就没主动打过仗,荀并州年纪大了不想动武很正常,他们那么多兵也没闲着,种地也种的风生水起,你爹我想不到并州会忽然插手司隶的战事也很正常对吧?”

他又不是第一次攻打关中,之前几次试探的时候四面八方都防备着,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撤兵,但是每次都是他想多了。

好不容易这次没有防备并州,结果就栽了个大跟头。

还不如皇甫嵩活着的时候呢。

“儿啊,那荀小将军也没比你大几岁,他身边那几个小将也都是年轻人,你说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成为大将军回来给爹一个惊喜?”

马超:???

有病就去治!不要在这里发癫!

“爹,你能不能带几千兵马出门闯荡,然后忽然回家告诉我们说你当上了丞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