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掰着手指头,一条条数落着风险:
“第一,经典难以超越!孙洪磊的余则成,姚大晨的王翠平,还有冯恩鹤的吴站长,哪个不是深入人心?观众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你拍得再好,也总会有人拿着放大镜挑刺,说不如原版!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谍战剧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你没关注吗?早就过了风口了!观众审美疲劳,同类题材扎堆,你这个时候拿出一个翻拍项目,很容易就被贴上‘炒冷饭、‘江郎才尽”的标签!对我们‘光怪陆离‘刚刚建立起来的品牌口碑会
有影响的!”
“第三,投入产出比呢?这种大制作的谍战剧,服化道、场景、后期,哪一样不要钱?为了不被原版比下去,你肯定要投入更多。但收益呢?电视台收购价现在卡得那么死,网络平台也精明了。万一收视和口碑不达预期,那
就是巨亏!”
陈晓君越说越激动,她是真心为公司和苏宁考虑:“苏宁,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原创剧本可以开发,为什么非要碰这个雷区?换个项目好不好?哪怕你心血来潮想再自己演个角色,我们找个稳妥的本子不行吗?”
看着陈晓君因为急切而微微泛红的脸颊,苏宁并没有打断她,一直等她像连珠炮一样把所有的担忧都倒出来,他才微微一笑,伸手将她重新揽回自己身边。
“说完了?”他语气依旧从容。
“说完了!反正我不同意!”陈晓君气鼓鼓地靠在他怀里,态度明确。
“晓君,你说的这些风险,我都清楚。”苏宁缓缓开口,手指轻轻梳理着她的长发,“但是,你看问题,只看到了风险,却没有看到风险背后巨大的机遇。”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能更清晰地表达观点:
“首先,你说经典难以超越。没错,原版是经典。但我们为什么要想着去‘超越它?”
他反问道,“我们是要‘重塑”,是做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潜伏》。原版受限于当时的拍摄条件,审查环境和观众接受度,有些地方其实是可以做得更精良、细节更丰满、人物弧光更完整的。”
他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成片:“我们拥有更好的技术,更充裕的资金,更开放的创作环境。我们可以在保留原版精髓。。。。。。比如紧张刺激的谍战氛围、复杂的人性挣扎、坚定的信仰力量的基础上,把故事讲得更细腻,把
人物塑造得更立体,把那个时代的质感还原得更逼真。这不是挑战经典,这是在向经典致敬,并用新时代的视角去重新诠释它。”
“其次,”他继续分析,“你说谍战剧市场疲软,翻拍是‘炒冷饭。但换个角度看,《潜伏》这个名字本身,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知名度和话题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免费的宣传噱头!我们甚至不需要花费太多宣传费用,只要
宣布‘《潜伏》翻拍,立刻就能吸引全网的关注和讨论,无论是期待的还是唱衰的,热度一下子就起来了!这比我们从头去推一个全新的、默默无名的IP,要省力多少倍?”
“至于投入产出比,”苏宁自信地笑了笑,“我从来没指望靠这部剧赚快钱。我要的是‘光怪陆离的品牌效应!如果我们能成功地把《潜伏》这个经典IP翻拍好,得到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认可,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光怪陆
离’具备了驾驭顶级项目、重塑经典的能力!这带来的品牌溢价和行业地位,是投资多少部普通剧集都换不来的!这将是我们站稳一线制作公司脚跟的里程碑之作!”
他捧起陈晓君的脸,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变得柔和但坚定:“晓君,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盈亏。有些项目,它的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潜伏》就是这样的项目。风险确实有,但机遇更大。我相信我们的判断,也相信
我们团队的能力。”
陈晓君怔怔地看着他,听着他条理清晰、格局宏大的分析,心中的反对意见不知不觉间动摇了。
她不得不承认,苏宁的眼光和魄力,总是比她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他看到的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而是站在高峰上所能看到的更广阔风景。
“可是。。。。。。”
…”她还想说什么,语气却已经软了下来。
“没有可是。”苏宁温柔地打断她,“版权的事情,你尽快安排人去接触,务必拿下。其他的,交给我。”
看着他眼中那熟悉的,一旦决定便无人能改的决断光芒,陈晓君知道,这件事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她轻轻叹了口气,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他,将头靠回他的肩膀。
“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我明天就让人去联系版权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