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风俗的改变,或许从民间到宫中,更好。”
也就是说,先做出些成绩,再写折子,才是合适的。
不然,全靠着太子支持做事,恐会让人怀疑枝枝的能力。
原本是一件好事,也会变了味道。
秦彦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信誓旦旦能做好此事,或许他有把握,但枝枝要想走的长远,还是得靠自己。
外力只能是偶尔借用。
方南枝认真思考,不能否认,哥哥说的很有道理。
也是她欠考虑了。
周老也说过,论名声,她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几年,重要的是去沉淀,想以医术成为士,首先要看的医者的能力,对世间的贡献、百姓权贵对医的看法。
想要成为怎样的士,等等。
名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需要时间沉淀,更要真切的实力。
当下的名士,有治水有功的、有政见出色的,哪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路已经铺开了,就要慢慢走。
方南枝挠挠头,意识到,好像做错事了。
她倒是能写信,告诉太子,折子的事先免了。
但,万一这是推行晚孕的契机呢?她游学过,见过那些年幼早早生子的姑娘是什么样。
“这折子,或许可以让师傅以及太医院去写?”
太医院的人,哪个不比她资历老,见过的病症无数。
相信,他们对男女成亲、生育一事,也有独到的见解。
秦彦温和摸她小脑袋:“不止,还有太医们的弟子,也能参与进来。”
方南枝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对,她一人之词薄弱,但要是拉上这么多人,说服力更高。
太医院的折子,她也不会太引人注意,不会被人怀疑攀附太子,无真才实学。
宫里,皇帝得知太子出宫,去马场玩了一天,脸色不太好。
他这个父皇还气着呢。
福公公给他添茶:“陛下,您不必忧心,想来太子大病初愈,还没想男女之事,加上性情冷淡,才如此排斥……”
“是啊,太子的性情,容不下身边有乱七八糟的人,这么多年,也就交了一个朋友,还是个小娘子。”
说到最后,皇帝蹙眉。
方南枝年纪小,但那丫头相貌不差,太子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