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 第146章 热热闹闹的螃蟹宴(第3页)

第146章 热热闹闹的螃蟹宴(第3页)

李世民几乎瞬间怔住了。

“荀师好偏心,我拜师都十几年了,还比不上太子后来的。”浮丘伯端着两个瓷碗,恰巧走到附近,表情和言语比不加糖的橘齑还酸溜溜。

众人大笑,纷纷也跟着玩笑,做作地跟风起来。

“荀师常教导我们尊老爱幼,太子年幼,你怎么好与他相争?”

“论拜师的年头,我比你还早好几年呢。”

“你看城墙的砖石,都是后来者居于上,先来的都被压到底下受苦了。”

“人、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浮丘伯佯作不满:“太子是长子,秦王那么多孩子,怎么那些更年幼的没有居上呢?”

“毕竟是太子,和其他公子如何能一样?”李斯正色。

“通古,你有没有发现,你已经被秦法腌入味了,比酒渍的蟹胥(蟹酱)还入味。”浮丘伯一手蟹胥,一手橘齑,分别置于荀子与李世民面前。

“有吗?”李斯大惊。

“有啊。”

“有、有点。”

李斯唉声叹气:“那这辈子估计都这样了。”

“过些年说不定会好转点。”李世民在这彩衣娱亲般的氛围里,若无其事地笑道。

“哦?”荀子笑问。

“多年之后,等老臣们退了,李斯师兄还是能混上丞相的。”

“嗯,老旧之人,如物一般,年头久了终会腐朽,还是新的更好,年轻而有生机。”荀子若有所指,又轻轻抚过最小的弟子的兔耳朵,如沐春风,其乐融融,“与你们在一起时,我总觉着我自己都没有那么老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家有先生这样的长者,时常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多么难得的事,我等受益匪浅,幸运至极。”李世民百感交集。

“幸运的人是我啊。”荀子一一看向他的弟子们,就像种树的老农一棵棵触摸参天的树木,流露出十分的欣喜和赞赏来,“能得到这么多英才入我门下,皆能举一而反三,触类而长之,没有一个蹉跎岁月,沦于泥淖。我很欣慰。——尤其是你。”

荀子的语气温和到了极点,每句话都带着笑意,慢悠悠道,“我来秦的路上,病了一场,车轮陷进泥坑里,不得已在茅檐下避雨时,无药可吃,却一心只想着,我一定到咸阳去。此生未至,死也不甘。很奇妙的,我这把老骨头,竟生生挺了过来。”

这大约也是信念的力量吧。

荀门自荀子而始,将这种上下求索、铆足了劲向理想前进的风格,贯彻到了死。

“韩非过刚,不懂转圜,多亏你手下留情。”

“我只是为了收揽贤才。”

“那便很好。”荀子道,“通古圆滑多才,适合为官,如你所说,做到丞相不是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能否善终了。”

李斯起身道:“弟子当谨言慎行,三省吾身。”

“时局造人,非你可控。不过,有太子在,应不至于走到那一步。”荀子示意他坐下,转头看了看平日里没那么突出的张苍和毛亨。

“文成风雅,老来也是个锦绣人物,倒不必担心他。

毛亨是最踏实的,遍览古籍,访遍山野,为《诗》做注,每一个不甚分明的字都要耗费好几日去查找甄别,竹简堆积如山,绳带都翻烂了,换了好几次新的……”

毛亨谦冲俯首:“我辈识文断字,不就是为了将毕生所学汇集一处,传于诸生吗?”

“是极。”荀子赞道,“眼见你们都坐于一堂,我此生也就圆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