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站在培训中心的露台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晨光洒在她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让人感到踏实而宁静。
自从上次昆明之行后,巾帼启航项目在当地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团队也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秀兰的直播成绩稳步回升,阿珍的短视频也开始在多个平台获得关注。她们的成长,让林婉清更加坚信:教育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影响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地区。
“林老师。”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李雨婷。
林婉清转过身,看到她手里抱着一沓资料,神情有些凝重。
“怎么了?”林婉清问。
李雨婷将资料递过来:“这是最近几个分中心反馈的问题汇总。主要集中在心理辅导这块。”
林婉清翻开资料,眉头微蹙。云南、怒江、丽江三个分中心都出现了类似情况??部分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怀疑,甚至有人因为家庭压力萌生退意。
“这些女孩大多来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家庭。”李雨婷解释道,“虽然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真正要打破她们内心的桎梏,还需要更深入的心理引导。”
林婉清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知识可以传授,但信念需要慢慢建立。我们需要为她们打造一个更系统的心理支持体系。”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我打算亲自去一趟怒江分中心,看看那里的实际情况。”
李雨婷有些担忧:“可是那边交通不便,山路又陡……”
“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要去。”林婉清打断她的话,“只有真正走进她们的生活,才能理解她们的挣扎与渴望。”
几天后,林婉清踏上了前往怒江的旅程。一路颠簸,山路蜿蜒,但她的心情却异常平静。她知道,这次行程不仅是一次考察,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到达怒江分中心时,已是傍晚。夕阳洒在大地上,给这座偏远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分中心主任杨丽热情地迎接她:“林老师,您辛苦了。这几天正好有几位新学员刚入校,我们可以安排一次座谈会。”
林婉清点头:“好,我想听听她们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座谈会如期举行。十几位女学员围坐在教室里,年纪从十五六岁到三十不等。她们的眼神中带着好奇、期待,也有一丝不安。
林婉清环视一圈,温和地开口:“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心里都有疑问,也有担心。今天我不是来教你们什么,而是想听你们说说,你们最希望在这里学到什么,或者最害怕失去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一位名叫小花的女孩率先开口:“我想学电商,但我妈说我学了也没用,迟早要嫁人。”
另一位叫阿芳的女孩低声说:“我怕自己学不好,被人笑话。”
还有的女孩提到家人的反对、村里人的议论,甚至有父母以断绝关系相威胁。
林婉清静静地听着,直到所有人都说完,才缓缓开口:“你们的担心我都明白。我也曾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也曾被家人劝说早点结婚、安安稳稳过日子。”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柔和而坚定:“但我想告诉你们,人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你们可以成为母亲、妻子,也可以成为教师、主播、创业者。重要的是,这个决定必须由你们自己来做。”
她看着眼前这群女孩,继续说道:“也许这条路会很艰难,会遇到质疑、嘲笑,甚至亲人的不理解。但只要你们心中有光,就一定能照亮前行的路。”
教室里一片安静,只有风吹动窗帘的声音。
小花忽然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林老师,如果我努力学,真的能像秀兰姐那样吗?”
林婉清笑了:“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剩下的,我们都会陪你一起走。”
座谈会结束后,林婉清又走访了几户学员家庭,与家长们面对面沟通。她没有强行说服,而是耐心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他们看到女儿们的成长与变化。
渐渐地,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开始动摇,甚至主动提出希望孩子多留一段时间。
几天后,林婉清离开怒江时,天空格外晴朗。她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小小的培训中心,心中满是欣慰。
回到省城后,她立即着手调整心理辅导课程,并邀请心理学专家加入团队,开发针对农村女性的心理支持方案。同时,她还策划了一场“巾帼心声”系列访谈,邀请优秀学员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让更多女孩看到希望。
几周后的一天,林婉清正在办公室整理新的课程大纲,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阿珍的消息:
“林老师,我今天完成了第一次独立带货直播!虽然紧张,但观众反应很好,卖出去一百多单!谢谢您一直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