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投资加持,市场波动、政策微调甚至气候因素都可能造成影响。一旦触发补偿,那就是天文数字!”
“而且她们要求的补偿是股权加倍稀释加上现金回购,”秦明眉头紧锁地补充,
“这几乎等于在我们达不到预期时,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夺取控制权,或者抽干我们的现金流。”
刘思琪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我们签了,就等于把脖子伸进绞索。”
“未来几年所有工作都会如履薄冰,甚至可能为了短期业绩牺牲长远规划。”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罗泽凯。
他是最终决策者,所有的压力最终都汇聚到他身上。
罗泽凯沉吟不语,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桌面。
他清楚大家说的都是事实,风险极大。
但拒绝?
那就意味着十五亿投资和后续更多合作的可能性瞬间消失,示范区也将错过这次腾飞的最佳时机。
他看向牛慧:“牛博士,从纯技术角度分析,我们达成她们要求的概率有多大?底线在哪里?”
牛慧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如刀:“技术实现路径是清晰的,数据模型经过反复验证,概率在70%以上。”
“但农业项目受不可抗力影响较大。”
“我建议,增长率可以谈,但必须附加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技术输出盈利的指标可以接受,但计算口径必须极其精确,不能有模糊地带。”
“产业链规模指标需要分期细化,不能一刀切。”
“补偿机制呢?”罗泽凯追问。
“现金回购条款必须设上限,或用其他权益替代,绝不能无限连带。”
“股权稀释比例必须重新谈,现行要求等同于掠夺。”牛慧语气斩钉截铁。
“好!”罗泽凯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那就按这个思路走。我们不能被资本吓倒,也不能盲目乐观。”
“我们要拿出一份既能展现诚意和自信,又能最大限度保护示范区利益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草案。”
“秦主任,你牵头负责政策优惠和土地交付时间表的细化,务必精准到天,做不到的绝不承诺!”
“刘主任,你配合牛博士,负责所有技术指标和衍生经济指标的重新测算和条款表述,务必严谨,不留漏洞!”
“财政局、招商局,你们负责测算补偿机制的底线和替代方案,我要看到不同风险等级对应的预案!”
“天亮之前,”罗泽凯声音沉静而有力,“我要看到草案初稿。这不是妥协,是博弈。”
“我们要让她们看到,我们不仅有速度,更有精度;不仅有诚意,更有智慧!”
命令一下,所有人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键盘敲击声、激烈讨论声、纸张翻动声充斥着整个会议室。
罗泽凯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冷冽的夜风吹散屋内的烟雾,也让自己保持清醒。
他望着窗外沉睡的小镇,那里有万千百姓的期盼。
牛慧默默端来一杯新泡的浓茶,放在他手边的窗台上。
“谢谢。”罗泽凯低声道,目光仍望着远方。
“我们能赢吗?”牛慧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那担忧里,不只是对项目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