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 第444章 意外收获(第3页)

第444章 意外收获(第3页)

“谁?”林浩皱眉。

“省政法委的一位副主任,还有省财政厅的一位副厅长。”王志刚低声道,“他们最近频繁接触,似乎在协调什么。”

林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盯住他们。”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递上一封刚刚送达的文件。

林浩接过一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是中央纪委发来的内部通报,内容涉及对南江近期办案节奏的“关注”。

通报措辞虽不严厉,但却明确指出:南江纪检监察工作应以稳定大局为重,避免因个别案件引发不必要的社会震荡。

林浩看完后,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手指摩挲着纸边,眼神深邃。

“看来,有人开始坐不住了。”他淡淡地说。

王志刚没有说话,他知道,这种时候,任何言语都无法改变林浩的决心。

果然,下一秒,林浩便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色,声音低沉却坚定:“老王,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我告诉你,如果今天我退了一步,明天就会有更多人认为我们可以妥协。到时候,南江的改革,就真的完了。”

王志刚深深看了他一眼,郑重地点头:“我明白。我会继续推进调查。”

……

几天后,专案组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境外账户的深度追踪,调查人员发现,李国栋曾通过一家名为“天鸿资本”的离岸公司,向张德海的儿子转账超过两亿元人民币。这笔钱随后被用于购置海外房产和投资基金,手法极其隐蔽。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调取相关银行流水时,调查组还意外发现,这笔资金的流转路径中,竟然出现了省财政厅一位副厅长的名字。

“这是个信号。”林浩在专案组会议上分析道,“张德海的背后,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性的腐败链条。”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

“我们要不要向上级汇报?”一名干部小心翼翼地问。

林浩摇了摇头:“不能贸然行动。张德海身份特殊,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那怎么办?”王志刚问。

“先不动他。”林浩冷静地分析道,“但我们可以通过外围入手,先把那个副厅长控制住。只要撬开他的嘴,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更多线索。”

会议最终决定,由省纪委联合公安部门,秘密对那位副厅长展开调查,并对其住所进行搜查。

行动迅速而隐秘。

当夜,几名纪检干部悄然前往副厅长家中,将其控制并带回省纪委谈话室。

审讯持续了一整夜。

起初,这名副厅长态度强硬,拒不配合,但在看到调查组掌握的大量证据后,终于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自己与张德海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输送关系。

据其供述,张德海不仅通过儿子收受李国栋巨额贿赂,还在多个重大财政项目中为其提供便利,甚至直接干预预算分配,使得李国栋的企业获得远高于市场水平的财政补贴。

“这不是普通的受贿。”林浩听完汇报后,面色沉重,“这是赤裸裸的权力寻租,是典型的政商勾结。”

他随即下令:“立即冻结张德海及其亲属名下所有可疑资产,并向中央纪委提交正式报告。”

与此同时,他还亲自联系了省委书记李志刚,将最新调查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电话那头,李志刚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林书记,这件事,你要慎重。”

“我知道。”林浩语气平静,“但如果不查,南江的政治生态永远无法净化。”

李志刚叹了口气:“好吧,我支持你。但记住,一定要依法依规,确保程序合法。”

“明白。”林浩答道。

挂断电话后,林浩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未动。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充满风险。

张德海不是普通官员,他在省委常委中地位稳固,人脉深厚,背后牵扯的利益错综复杂。一旦动作稍有不慎,不仅会影响案件走向,甚至可能反噬自身。

但他也知道,这正是改革的关键时刻。

正如陈启明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我们不敢碰这些人,那么所谓的反腐,就是一句空话。”

窗外,春雨依旧未歇,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的铺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