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不应 > 第494章 重拾(第1页)

第494章 重拾(第1页)

青灯寺內,闻潮生在翠竹峰山,重新折了竹枝,开始练字。

道门的功法不仅是帮助二人稳定了身上的道蕴伤,也为二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修行方式,尤其是阿水,原本走的便是世间最普遍的江湖路子,后来因为被五境天人强行以道蕴之力破坏了她膝间的三窍,境界被强行打落,致使武功废了大半,原来的路子便几乎走不通了。

这世上,不同的修行方式皆有独属於自己的“路”,一旦这条路断掉,想要重新接上,便比登天还难。

譬如程峰,他曾修行书院提炼的儒术心法“书经”,並以此登上了四境,而后他自废武功,日后若是想要继续修行,便不能再走类似的路子了,包括江湖大流修行方式。

他丹海已废,绝大部分与丹海相关的修行方式皆与程峰无缘了。

青灯大师亦是如此,在讲经台上被废除自己的一身修为之后,他佛轮被毁,既不能再以佛经为佐来参悟武学,也吃不到香火之力了。

但闻潮生不同。

世间绝大部分的修行皆是循序渐进,由技入道,而闻潮生在吕知命的指点下恰恰相反,他先於冥冥之中捕捉到了那一丝“道”,再渐渐结合这“道”来延伸出了自己对於剑的理解,开发出了不同的技艺。

修为对於他来说,反而是在剑道一途上行走之后获得的“副產品”。

所以,他的状况很特殊。

闻潮生不需要想办法將自己的境界修补回来,他只需要在剑道上继续精进,自然而然境界就会追回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逍遥游”帮他解决了道蕴伤的压制问题,否则他什么也做不了。

隨著他凝聚精气神去融於剑道与天地之道的时刻,也就是他道蕴伤隨时可能会爆发的时刻,由是在西海镇出的那一剑“小雪”,险些要了他的命。

提起竹枝在土地上落笔的那一刻,闻潮生忽然顿住,眼中出现了恍惚感。

他思绪飞回到了齐国书院的思过崖中,突然之间记起,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练过字了,当他重新再次拾取“永字八解”的时候,手指有些发痒,他已经数不清自己当初为了进入书院练了多少遍“永”字,后来在思过崖中为了静心突破又写了多少遍。

忘乡一字,人间百年。

那一字的起源,就是“永”。

倒写的“永”。

这是原本汪盛海开发出来的留给书院的瑰宝,院长与平山王却拿来建立了“忘乡台”,用以模仿无数封虚假的家书,曾经知道这个真相的闻潮生对於院长与平山王皆是怀揣著愤怒与质疑,而现在经歷了那么多,在时间的洗礼下,他开始感受到了二人內心深处的无奈。

就像吕知命当初在苦海县中告诉闻潮生的那样,人间事要比修行上的事难得多得多。

很多时候,人间的事没有答案,没有解药。

平山王与院长像是在夹缝之中去做选择的人,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坏的选择,他们只能从这些坏的选择里小心翼翼地挑一个相对可能不那么糟糕的决定。

闻潮生並非一个旁观的路人,他看见了这一切,亲身经歷了这一切,体会了这一切。

於是如今再一次提笔写“永”字的时候,他忽然忘记了这个字到底该怎么写。

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问题,练习了那么多遍,“永”字的笔法早已经刻进了他的本能之中,而今再度落笔时,闻潮生思绪万千,指尖留下的却只有生疏与彷徨。

“徐一知还好吗?”

他忽然问了自己这么一个问题。

书院思过崖中的崖壁上,他写过字,徐一知也写过字,他写的“永”,徐一知写的“罪”。

那时候的徐一知神智还算是清醒,闻潮生还尝试过开解他,直至寧国公一事他离开书院之后,徐一知的状况也越来越糟糕,最后前来救他时见到了平山王的残部,彻底疯魔,变的半人半鬼,完全分不清自己与周围了。

其实他与徐一知认识没多久,但徐一知確实对他很好。

思过崖上帮他解围,后来碧水笼中救了他一次,灵仙谷又救了他一次。

唯一可惜的是,他把徐一知的身份牌还给了徐一知,否则现在能留个念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