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 120130(第20页)

120130(第20页)

巴清的话触动了倮,两人一拍即合。

达成共识的倮回去就安排了起来。

她把马、牛、羊贩卖给关中农耕地区的农民,然后收购珍异物品、丝绸和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带回来销往牧区,一来一回,做着倒卖的生意。

同时向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丝织品,换取相当于丝织品十倍的牲畜和畜产品作为报酬。

一来二去,乌氏立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连带着巴清家也暴富了一波,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嬴政的眼睛。

只是当时嬴政忙着统一六国,巴清之孙巴翼时不时进献,所以嬴政才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了他们便利。

有了嬴政的保驾护航,巴家和乌家生意做的更加顺畅了。

而今天就是巴翼和乌氏倮交答卷的日子。

如果嬴子瑜在场,她就会认出这位乌氏倮就是秦始皇时期唯一一个因为发展畜牧业而被授予比封君”待遇的商人。

比封君的意思就是她的待遇等同王侯,她可以和秦国的大臣们一样,进宫朝见,参与议事,享有相当高的政治待遇和荣誉。

要知道这在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尤其是在秦始皇手里,一个以畜牧为主的商人,还是个女人,能取得如此成就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倮饲养的马匹也为朝廷提供了大批军马,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有极大的贡献,所以才受到秦始皇的格外恩宠也未可知。

当然这是原本的历史,这个时空里,早早进入嬴政眼里的乌氏倮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巴翼和乌氏倮进来之后照例行礼,然后像是没看到此刻屋子里紧张的氛围一样,巴翼指挥着人先将一部分财物抬了上来。

“早年大母许下的诺言如今已经完成了,还请君上过目。”

说着就将这次进献的全部账本呈了上去。

嬴政翻看着账本,脸色越来越好,还真是瞌睡了就送枕头啊。

有了巴翼和乌氏倮的就急,别说是修咸阳城内的水泥路了,就是修一条从咸阳城到泰山的水泥路也是可以的。

只是在乌氏倮知道嬴政要修路之后,几乎没有犹豫立马出面表示,“君上不必忧虑,这些年我乌家能有如今全都要依靠君上恩德。

可以说没有君上就没有我乌家。

如今君上遇到了困难,如果我等置之不理岂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其他的倮帮不上忙,但是出些财物倮还是能做到的,所以我愿意捐出乌家这些年所得的三分之二,为大秦建设贡献一二。”

乌氏倮说完,巴翼立马跟上,“大母也说我等不能忘记君上恩德,我巴家也愿意捐出所得的三分之二。”

嬴政看着精明的老妇和稍显稚嫩的青年人,虽然说他不相信这两人在家会真的感念自己的仁德,但是他绝对相信这两人愿意献出三分之二的财产用于修路。

而这就够了。

于是嬴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乌氏倮和巴翼。

对于两家的识相,嬴政也不是个吝啬的人,不仅大为褒扬了一番,而且还赐爵“左更”。

这是大秦二十等爵中的第十二级,不算高,但是对商人之家的巴翼和乌氏倮来说已经算是改换门庭般的存在了。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开始,上不封顶的。

同一个圈子是没有秘密的。

一时间,巴家和乌家用钱财换取爵位的事情被很多人知道了,尤其是只有钱没有权的商贾富豪们狠狠羡慕了一把。

纷纷效仿乌氏倮和巴翼为嬴政捐财捐物,以求也能得个爵位什么的,不求比肩乌、巴两家,但求有个爵位。

得了好处的嬴政也不抠搜,大笔一挥,只要捐钱的都给封了个“五大夫”。

当然这些爵位只有一个空头名号,没有实际俸禄,说白了就是个好听的名头罢了。

但是这又如何。

对于这些商贾之人,荣誉名头反而比财产更加吸引人,更别说嬴政承诺在大秦学宫之内留了几个名额给他们了。

大秦学宫的学子只要不是蠢钝如猪的废物,将来必定能在大秦官场有一席之地,所以这就是官场入门券,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用大半身家换了个官职,这些人觉得不亏。

但在嬴政眼里,大秦学宫本就是要招人的,他都不限男女,不论贵贱了,加个商人也无不可。

所以这场交换,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所以到全国主干道的水泥路都修完了,双方都非常融洽和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