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 150160(第3页)

150160(第3页)

陈方说的恭敬且绝对,倒是蒙毅面露不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按说现在在嬴政面前,蒙毅不该说这样的话,他们之间的事情有什么纰漏都该是他们关起门来自己说。

只是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大秦虽然没有文字狱,但蒙毅也害怕这悬崖走路容易翻车,到时候他糊里糊涂被牵连可就不是他愿意的。

更何况今天的郡丞奇奇怪怪的,总感觉在酝酿什么大事情,所以事已至此,蒙毅也顾不得了。

陈方也是好耐心,“也是最近才有的,郡守那时忙着迎接君上,许是忘了。”

“真的?”蒙毅不信。

嬴政听到这里,原本无感也升起了一丝兴趣,“这倒是很够意思,寡人必要看看了。

不过不用请过来了,直接带我们过去吧,免得影响百姓的娱乐。”

一般来说,嬴政对这种类似话本子改编的戏剧非常无感,总觉得咿咿呀呀的吵得他头疼。

但是架不住今天他旁边有个精于此道且非常热爱的公子高撺掇。

嬴政都发话了,一行人更不敢拒绝,于是没多久,嬴政等人就坐在戏院之中的最佳观众席位上了——一个视野非常好的包厢。

这时候的嬴政身边除了公子高、蒙毅和陈方之外,还有几个学宫的弟子随侍左右,虽然插不上话,但是这些随侍也是必要的,充当陪聊解闷的。

因为看的入迷,时间仿佛过得很快。

这部剧剧情果然如陈方所言讲的是六国贵族之间的家族琐事,兴衰变迁史。

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的东西和对大秦统治不利的内容。

第一场结束,除了贵族吃喝玩乐和曾经家族的辉煌外,也没别的重要内容。

虽然陈方看得出来嬴政和公子高对此很满意,但还是非常谨慎的问了一句,“君上认为这戏如何?”

“可以看出来写这戏的人经历过当时的贵族生活,有些寡人都觉得熟悉,真实不失乐趣。”

所以嬴政给了不错的评价,“难得能将这些日常琐事演绎的很有趣味而不显无聊,很不错。”

公子高冷不丁问了一句,“父亲,曾经的六国真的如此富裕奢华吗?”

“有过之而无不及。”

嬴政还记得当时自己父亲秦庄襄王继位时,赵国为了搅动大秦的王位继承,将自己送还回秦,在那之前赵王在赵王宫内接见过自己。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赵国的王宫,奢靡程度在小小的他心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更不用说赵王那些公子公主的生活了。

嬴政难得升起了诉说的欲望,将当时在赵王宫中的所见所闻说了除了,然后就得到了一大片的倒吸一口凉气。

嬴政觉得好笑,“其他人也就罢了,高不该如此的。”

按道理,公子高也是秦国的公子,不应该这样没见过世面,但公子高心里吐槽道,您从小到大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年长的公子可不是娇惯着长大的啊。

嬴政看着戏台上戏子的演绎,思绪忍不住回到曾经,那时候赵王在王位之上,他只是一个孩子。

多年之后,赵王成了过去,而曾经那个小小的幼童成为了一统天下的皇帝。

世事无常啊。

嬴政心情不错,也就不太拘束着其他人,“其他人就没有什么感悟了吗?”

有了嬴政这句话,其他人尤其是学子纷纷畅所欲言了起来。

“这戏粗看是讲琐事,但仔细品来才发现琐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戏散神不散,戏乱意不乱。”

……

总之一句话,夸就对了。

公子高说不出什么非常有大道理的话,他是非常直白的表示,这部戏他想买了回咸阳甚至在全大秦上演,“好故事就是值得如此。”

讨论的激烈是大家热情的体现,是对这部戏曲的反馈,更多的也是为了在嬴政面前有所表现。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为了夸赞争论的面红耳赤的,嬴政身边就有一个随侍的学子一直保持着风度,没有参与其中。

但是没有参与其中并不表示他不认可这部戏,甚至相反,在他表面淡然之下,是更为激动的心。

嬴政起初是想听听不同意见的,但是听来听去都是夸奖的话,而且还是翻来覆去的一些车轱辘话,换汤不换药的,所以后面就觉得吵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