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回告假,将坐镇太山书院的事,赵邰第一时间知晓,立马联系兵部。兵部侍郎宋仲,也将消息传达给了北境过来的镇北军将士。此时宋仲带着三十余北境将士,抵达太山脚下与赵邰会合。“赵大人!”“宋大人!”二人见面寒暄,笑容满面,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三十余镇北军将士,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对他们来说京城之行,是镇北王安排的任务,不需要他们刻意表现什么,扛过一个月就好。“太子殿下口谕,说让赵某带人上山,这段时间,辛苦宋大人了!”赵邰笑道。宋仲脸色微变,急忙问道:“太子殿下……没让宋某一块上山?”他内心有些失落,严格算起来他真的算是太子殿下的人,难不成是因为逆子当初的事,仍然让太子殿下耿耿于怀?赵邰解释道:“宋大人不要多想,你是兵部侍郎,在朝堂身居高位,没有陛下旨意,进山对你并没有好处……”宋仲心神一震,反应过来立马明白其中要害,点头道:“多谢赵大人点醒!”他现在是兵部侍郎,跟太子殿下走的太近,难免会落人口实。尤其是太山书院太出名了,各方都在关注,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揣测其中深意。赵邰微微一笑,“那赵某先上山了!”“赵大人,请!”宋仲骑在马上,抱拳揖礼。赵邰颔首,随后看向镇北军的这些将士,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虎卫?镇北王取个这样的名字,究竟是何用意?在元宵案之前,他觉得龙卫跟虎卫,都是大诏兄弟卫所,现在看来……镇北王显然所图不小。“首先恭喜你们!”赵邰看着这些护卫中的百户与千户,继续说道:“有幸被大诏第一书院录取为特修班的学生。”“上山吧,太子殿下等候你们多时!”赵邰率先转身,三十余镇北军将士彼此相视,并没有多说什么,安静地像一群小绵羊。但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可怕的纪律性。‘看来他们临走前,镇北王还是下了军令啊……不过这次就看是老王爷的军令管用,还是太子殿下的策反手段管用了……’赵邰心中嘀咕,一路无话,没有议论,没有任何不服从。他们通过书山径路,踏上太山书院广场,眺望太山书院中的一切,被华丽梦幻之景所吸引。习惯北境苦地的他们,看到仙鹤绕虹桥,瀑布悬星河的画面,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地方……真好。但他们心硬如铁,仅仅是抱着游山戏水的心态,旁观这一切。此时一道身影从远处而来,身穿儒袍,发须皆白,正是林回二弟子贺千功。“贺院长!”赵邰揖礼道:“镇北军进修将士三十七人,已全部到位。”“辛苦赵大人了!”贺千功颔首。镇北军将士这时候也开始打量起了贺千功,他们认为这就是太山书院院长。确实有几分儒雅的气质,身上实力不俗,但无论怎么看,都不如王爷。他们淡定了许多,这样的院长,能够给出怎样的诱惑?怕是没有人会背叛王爷吧!“初入书院,还请换上太山书院院袍!”贺千功袖袍一甩,殿中飞出三十余套院袍,一个个落在镇北军将士面前。这番手段,细致入微,一旁赵邰自叹不如。众镇北军将士没有反抗,没有询问,当场就在太山书院换了起来。穿上院袍的他们,少了沙场上的那股煞气,多了份读书人的书卷气。这是林回的安排,人的观念会变,尤其是潜移默化,动物穿上西装,也会逐渐变得像人起来。人穿上军装,自然而然会滋生出一种气质,所以让这些人脱下甲胄,穿上读书人的儒衫,自然也有压制他们本性的妙用。林回别的不太懂,细节始终拿捏得不错。‘恩师厉害,这些人身上的煞气果然少了,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读书人了……’贺千功心中惊讶,他其实并不知道林回让镇北军将士进修的目的,但既然这么做,肯定有恩师的道理。“好,今后一个月,你们将在太山书院的‘兵院’进修,修无上兵道圣书!”贺千功看向众将士:“跟我来!”他率先朝着兵院行去,众将士一个个彼此相视,心神微微动容。兵道圣书?朝廷从诸子百家的兵家中弄来的圣殿?不可能。诸子百家可不是朝廷的附庸,兵家圣书,那是镇家之宝,陛下想借都不能。他们还记得,曾经镇北王就向兵家借过,但却没有成功,哪怕愿意付出大代价,兵家都直接拒绝。带着疑惑,众人跟着贺千功往前走。但心中对兵道圣书的好奇,已经被彻底勾动了起来,种下了求知欲的种子。他们对读书没有兴趣,但是兵书,却是视若珍宝。镇北王曾为了镇北军将领,将多宝阁所有的兵书,全都网罗搜集,在北境王府当中。只有立下赫赫战功,晋升为将领的人,才有机会一窥兵书。……此时,兵院。林回身穿院长儒袍,在兵院外等候,他手持圣人尺,双手负在身后,有节奏地敲击。“赵邰说镇北军将士,对读书修行兴趣不大,但对兵书特别渴望,只有几个千户,有幸在王府读过兵书……”林回低声喃喃道:“我让贺千功给他们种下这颗种子,就能够拉住他们的期待感……”密集的脚步声响起。林回便知道他们人已经抵达兵院,心中也莫名期待起来。他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他破开固若金汤的镇北军集团的箭矢,一箭穿心……兵院很大。演武场,沙盘,堪舆图,兵器……兵家该有的,无为先圣都有搜集。小小的兵院,就像是个缩小版的军营,建造风格也有七八分相像。众将士顿时有种重回北境军营的感觉,莫名的感到亲切。人心会因环境而时刻变化。“欢迎远道而来的诸位将士,本院长已盼望你们多时,路途辛苦了,来到书院也无须拘束,将这里当成军营就好!”林回致辞,并看向邓彬吩咐道:“上好酒!”:()诗镇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