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对自家人果真亲厚,不过,这倒是帮了忙了。
「倒是杜娘子那边,你作何打算?」黎元旭问道。
魏修晏眉头隐隐皱起。
的确,永和坊怕是住不得了,这探子为何找上门来,又是否有其他帮手,都需细细审来才能知晓。
他眸光闪动,思忖片刻,对黎元旭淡然道:「我自有安排。」
黎元旭知他心思缜密,便不再过问。
此时马车正行至岔路口,黎元旭说道:「先送你回府吧,我马上遣人去找张医师,给你瞧瞧伤口。」
魏修晏拒绝道道:「不必,昨日动静闹得有些大。我已叫阿昌驾着府里马车,带郎中回去瞧祖母,也算是把戏做足了。现下,若是河东公府的马车再去我府上,只怕会引人耳目。」
黎元旭略一沉吟,点了点头:「那你现下,要去何处?」
魏修晏看向黎元旭,问道:「我这几日暂且不回府里,你锦和坊那处宅子可还空着?」
长公主在锦和坊有一处小宅子。
那是一处寻常人家的三进的院子,十年前,长公主偶然瞥见了那一墙,民间常见,但显贵之家却极为少见的爬山虎和牵牛花,便忘不了了。而后,她重金买下了这宅子,夏日之时,偶有兴致,便乔装去住上几日,倒也感受了一下普通百姓的安乐日子。
「你这主意甚好,这宅子又不扎眼,位置又幽静些,我即刻就送你过去,再派几个仆婢过去伺候着。」黎元旭笑道。
听见他要派人过来,魏修晏摇了摇头:「莫要引人注意,阿昌和长寿跟着我便够了。」
黎元旭蹙眉:「那如何使得?他两个大男人,连饭都不会做,你身上还有伤,总不能日日喝粥吧?」
谁知,魏修晏却十分坚定,甚至眼眸中,还闪过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看来,和清是真的在府里掬得太久了。
黎元旭不再坚持,心想着,晚些时候,再给这几人送饭食过去罢了。
**
永和坊的街巷中,随着晨鼓之声,各家各户的院落中,人声和炊烟,都开始热闹起来了。
有四个人,在仍旧有些空荡的街巷中,急急穿梭着。
直到走到孙宅门口,领头的那位青年才顿住脚步,回头对着后面气喘吁吁的三人,说道:「就是这里,咱们到了!」
说罢,他上前敲了敲院门。
来开门的是小五儿,他一脸警惕地,在门缝中向外瞧了瞧了,见到是熟人面孔,方才开了门。
「长寿,你怎的来了?」小五儿惊讶道。
长寿对他笑了笑,收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对那三人说道:「胡医师,李医师,康三郎,请进吧。」
见是医师来了,小五儿赶紧带着几人去了孙阿婆的卧房。
一进到屋内,胡医师和李医师一齐张望道:「病人在哪里?」
杜时笙和巧环连忙将孙阿婆的床帐掀开,虚弱的孙阿婆,半睁着眼睛,对二位医师缓缓道:「有劳二位医师了。」
「这……这不是还能说话吗!」胡医师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长寿。
众人一怔,看向胡医师,这话怎么听着,像是来办白事的?
看着众人有些不满的面色,胡医师拍了一下大腿,一脸苦相道:「方才这小哥儿急得什么似的,我还
道……还道是不中用了,连胡须也……唉,若是早说,便不必如此着急了!」
原来,长寿为了弥补昨日的过失,尽心竭力地去办阿郎安排的任务。他为了能让医师们赶紧到位,对病人的描述,难免有些言过其实,害的胡医师心中一急,胡须只剃了一半,就跟着长寿走了。
看着胡医师的「阴阳胡子」,众人只能强按下要翘起的嘴角,默默低着头,配合胡医师查看病人病情。
「巧环,你去厨房准备些餺飥,一会儿留医师们吃早膳。」杜时笙吩咐巧环。
「我的病人在哪处?」李医师见胡医师已经给孙阿婆瞧起了病,四下瞧了半晌,有些不耐烦地开口问道。
「这是……」杜时笙看了看李医师,又看了看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