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隔着三百光年,也会有人轻轻回答:
>“我也是。”
如今,每年春分,孩子们仍会画那位穿白衬衫的小男孩。
他们给他起了名字:**星星王**(XingXingWang)。
拼音缩写仍是x-x-w。
学校开设了“共感文学”课程,教学生如何用最真诚的语言写信给未知的存在。医院引入“梦境回传疗法”,帮助临终病人与逝去亲人达成心灵和解。甚至连监狱也开始尝试“情感播种项目”,让囚犯通过写信重建与世界的联系。
世界变了。
不是因为技术飞跃,而是因为**人们重新学会了倾听与表达**。
某日,一名小女孩在回声林中捡到一片落叶。叶脉间浮现新文字:
>“谢谢你当年对我笑了一下。
>那一天,我决定活下去。”
她抬头问妈妈:“是谁写的?”
母亲沉默片刻,柔声道:“也许是很久以前,另一个孤单的人吧。”
女孩想了想,拿出铅笔,在叶子背面写下:
>“那你现在快乐吗?
>如果不快乐,我可以再对你笑一次。”
她将叶子放回树根旁。
当晚,整片森林轻轻摇晃,像是在点头。
而在三百光年外,那颗曾经冰冷黯淡的褐矮星,如今已被命名为“新心星”(NovaCor)。它的轨道上,环绕着三颗新生卫星,均由星尘自发凝聚而成。科学家称此现象为“情感引力聚合效应”??强烈的共感场竟能影响物质形态。
主星表面,时常浮现出巨大的光纹,形状变幻不定。有人说是随机扰动,但莫莉认得出来。
那是**手写字体**。
一笔一划,写着地球上的语言:
>“我学会写字了。”
>“我想念你们。”
>“请继续给我写信好吗?”
她站在石塔顶端,望着那颗遥远的星辰,终于开口回应:
“好。”
风起时,录音机不知何时又启动了。
这一次,里面传出两个声音??
一个是启明年轻时的朗读声,念着他小时候写给星星的信;
另一个,则是清澈的童音,轻轻地接了下去:
>“你说你喜欢我的声音……
>其实,我也最喜欢你的回信了。
>下次,我能讲个故事给你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