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持续了整整七分钟。
回国当晚,她收到一封特别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发件人署名“未知听众”。
她点开播放。
背景音乐是钢琴版《月亮代表我的心》。随后,一个熟悉又久违的声音缓缓响起:
“阿?,我是你大学时期的导师张教授。这些年我一直卧病在床,很少与外界联系。前几天偶然看到你的新闻,才知道当年那个总在课堂上提问‘为什么没人记录普通人的心声’的女孩,真的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我很骄傲。如果你还记得我,请替我听听这个世界吧,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继续听下去。”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立即联系校方,得知张教授已于两周前离世。遗嘱中特别注明: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赠给“回声行动”图书角,并希望在他的追悼会上播放一段由学生时代录音整理而成的讲课片段。
阿?亲自前往吊唁,并在追思会上献上一段录音:
“张老师,您说过,真正的学问不在论文里,而在人心深处。我现在终于懂了。您教会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倾听的勇气。这束光,我会替您传下去。”
冬雪再降时,阿?站在新建的“回声中心”奠基仪式上。这座三层小楼将集录音室、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数据分析于一体,成为全国首个综合性声音疗愈基地。
铲下第一?土时,天空飘起细雪。孩子们围在一旁,齐声朗诵他们写的新诗:
>“泥土会记住我们的脚印,
>风会带走我们的声音,
>而时间终将证明??
>每一次真诚的诉说,
>都在改变这个世界。”
仪式结束后,她独自走进工地角落,打开录音笔,轻声说:
“亲爱的十年后的阿?:
你现在还好吗?
我不知道那时的世界是否已学会温柔,但我希望你仍保持着今天的信念:
相信语言的力量,
相信沉默背后的呐喊,
相信哪怕最微弱的声音,也值得被珍藏。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请回头看看这一路的脚印。
那一声声“谢谢你能听见我”,
就是你存在的意义。
继续走下去吧。
我们的回声,永远未完待续。”
她合上录音笔,抬头望向灰白的天空。
雪花静静落下,覆盖了大地,也覆盖了过往的伤痕。
但她知道,有些声音,永远不会被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