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能力。”
“性格太傲,桀骜不驯。”三郡王皱眉,他非常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所以才值得弟弟出手驯服了。”
“!!!”三郡王生气,板着个清秀的书生脸:“就你要折腾。”
四爷只笑,好似看到上辈子的年羹尧在对他笑,鼻孔朝天别扭地喊“给主子爷请安”,一贯懒怠的小俊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份真挚和傲气:“三哥你不懂。”
“三哥是不懂,三哥只劝你,你别被狼崽子咬了手。”
“嘿。他要有那本事,弟弟一定重用他。”
三郡王在自行车上给他一脚,四爷也给他一脚,哥俩打打闹闹的,一路吵嘴来到一所八旗学院。
就在四爷实际考察四九城的所有学院,和当世界的教育大家们研讨,和西洋传教士们学习西方教育方法的时候,一个月很快过去了。
三月天,风筝满天飞,春红绿柳、春风和惠,老老少少忙着踏青郊游吃春,出发去山西的大臣们回来了。
康熙顾虑的很对,现在大清境内来往方便了,做事也方便了,官员们真有心办差的时候,速度比以往的朝代快了一倍。
刑部、户部、兵部、翰林院,去的钦差大臣们拉着几马车的账本,带着一些重要证人,浩浩荡荡地回京。
骑着高头大马,踏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即使白发老头儿也英姿勃发的模样让街道上的百姓们欢呼出声,京城上下一片欢喜的议论声。
畅春园里,迎接他们的是康熙和太子,四爷,相关大臣们。
风尘仆仆的大臣们一进来澹宁居,齐齐眼眶泛红,鼻尖泛酸。
一起单膝跪地,声若洪钟:“给皇上请安,给太子爷请安,给四爷请安,臣等幸不辱命!”
大郡王和三郡王随后进来,双手“啪啪”地打着马蹄袖:“给汗阿玛请安,给太子殿下请安。”
“起。”
“起。”
伴随着几声“起”,刚在大哥和三哥进来就起身的四爷,分别给两个哥哥请安。
互相行礼完毕,康熙看着一个个大臣,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来他们真心办差,秉公无私,知道自己要得罪人却必须诚实复命的忠诚。
康熙眼角泛红。
他强忍住哽咽的声音叫“都坐下”,紧接着吩咐人上水盆毛巾茶点。太子也有模学样地体贴道:“诸位辛苦,快擦把脸,用口水。”君臣和睦的场景让在场的文武大臣动容不已。
这……或许就是臣工们遇到明君的激动吧。为人臣子,有时候他们不是没有热血,不是没有刚骨,可他们要遇到对的君王啊。
士为知己者死。为人臣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是真的壮士情怀。
索额图和佟国维在一边看着,都怔愣了一瞬。
他们的内心深处止不住的翻腾起一个念头——这些人怎么会一起决定,和皇上如实汇报那?
不!不!不可能!
他们应该互相推诿,互相包庇,互相帮着拿朝廷和百姓的银子!
康熙今天一句话也没问,只关心他们路上顺利吗?遇到大雨天,驿站的环境怎么样?吃住好不好?山西老百姓什么样子了?过的好吗?之前闹事的百姓,嘱咐了不追究,有官员给穿小鞋吗?地震后的灾区现在恢复的好吗?
“朕听说有人生病了,路上养病不方便,更何况还带病办差?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康熙的话,要所有人泪洒当场。
所有人都感动于帝王的温情。
晚上,康熙领着几个儿子看账本,秘密审讯几个重要证人,问话:“你们说,该怎么办?”
四爷听几个兄弟犹自感动地红着眼睛说:“臣子们都是好的,可否宽容……”,愤怒地直接一句:“抄家!家产不够子孙做工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