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94章 第 94 章(第3页)

第94章 第 94 章(第3页)

康熙在心里冷哼一声,挥挥手,示意梁九功。

梁九功未语泪先流,眼圈儿红红的哭道:“皇上,太子殿下,京城的诗社棋社,各大状元楼茶楼戏园子……都在议论这件事。都说我们四爷是钟馗在世,是包青天在世……都怕我们四爷那,皇上、太子殿下……”

梁九功心疼自己看着长大的四爷,满汉一边儿一个巴掌下去,不偏不厚的,不惜得罪孔家儒家和太子殿下,容易吗?有了这样人尽皆知的活阎王名声,将来可怎么办啊?

哭什么哭?可康熙还不能骂,深呼吸再深呼吸。

太子莫名其妙。

“梁总管,你在说什么?”

“太子殿下,奴才在说我们四爷。”梁九功又是两行泪下来。

太子更奇怪,看向康熙。

康熙一声冷笑:“皇亲国戚们说,雍郡王胆大包天冷酷无情。但是吧,雍郡王也打压那群读书人了啊。读书人说,雍郡王给孔尚任罢了官儿,但雍郡王也弹劾索额图了啊,要索额图罢了官儿了。”

太子一眨眼,脑袋一时打结。

再眨眨眼,听着梁九功的哭声,瞧着一屋子宫人们心疼混账弟弟的泪水,望着老父亲眼里,好似是怒火或者喜悦,反正那上翘的嘴角掩饰不住的,嗯,是欣喜吧。

反应过来一点点,太子张大了嘴巴,人懵懵的,有点承受不住。

太子傻愣愣地,可怜巴巴地看着老父亲:汗阿玛您说一句话啊,这是假的吧?

康熙似笑非笑的瞥他一眼:“什么情况,你出去听听不就知道了。”

“儿子这就出去听一听。”

太子也顾不得给索额图说情了,行礼退了出去。

康熙瞧着他急冲冲的身影,懒得管他,斜着眼问梁九功:“你们四爷那?”

梁九功哭得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崇拜:“皇上,四爷在工部紧急处理事情那。说是虞衡清吏司有急事,大清周边国家的钱币兑换闹起来,要统一度量衡及铸钱那。”

“……”康熙伸手按按脑袋,无奈道:“周边国家和大清的贸易越来越多,货币兑换也是大事了。”

“是那,皇上,这贸易量一大起来,兑换的时候差一厘,就是大事那。皇上,四爷就是聪明能干。”梁九功哭哭笑笑的煞是讨巧。

“……”

康熙越听越堵心,一起身,道:“化雪了天气好,太阳出来了,朕也出去走一走听听民声。”

“哎。皇上,老百姓不大知道事情,都在说四爷查抄官办作坊主管,带着私家作坊主们也动作一番,是包青天在世那。”梁九功笑得忒是美滋滋。

“……”康熙牙疼。

可等他出了宫,听着老百姓的声音,那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作坊里的安全设施好一点儿,宿舍好一点儿,伙食好一点儿,孩子上学的学院老师们好一点儿……拿到手的工钱多几个铜板,这才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

康熙不由地感叹:“这是关乎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作坊干活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作坊待遇了。”

可他还是纳闷儿,什么时候,匠人越来越多,已经快要和农户们一样是天下的基石了那?

康熙是一个老派人,天下人几次呼吁要扩建高楼,利用什么水泥的,康熙都不答应。住的那么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离开了太阳、土地和木头大自然,人还是人吗?

尤其四九城,大清各个大城市的重点城区里头,一律不铺设沥青,还是黄土路。

康熙一路走着,观察道路两边的排水,卫生情况,垃圾处理情况,一个冬天几场大雪下来的房屋修缮情况,……小小的满意,口渴了,在一家有名的状元楼里一坐,静心听听。

“哎,四爷要是单单罢官了孔先生,我们一定去吏部大闹一场,……哎,谁要四爷就是这样的脾气那,甭管是谁,犯了事,就要受到处罚,希望孔先生一路顺风。”

“哎,幸亏我读书好,以后我考出来外放也行。我堂兄科举没考出来反而去了工部的都水清吏司,那被管的,啧啧。”

“这次我要是还考不出来,我,我就鼓起勇气去作坊做工。”

“现在在作坊里头,和农户种地一样了,混得好的,照样做士绅。”

身边隔壁桌紧跟一句:“我告诉你们最新消息,昨儿四爷巡查通州运修缮工程说的,士绅这个词儿过时了。我们四爷还说了,作坊里有钱后使劲圈地买地的,都是土老帽儿,真正有本事的,都去创新,发明。”

“对对对。”众人纷纷附和。“创新!发明!我姑父在天津卫的官办作坊那,我告诉你们啊,那管理严格的,那折腾的,啧啧,谁有勇气去的,我请客喝酒!”

“……”

康熙“砰”地放下茶杯,气哼哼地背着手下楼离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