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康熙大气的模样。“朕知道这事情难,朕也不求一步到位。这次去边境上巡视,去了盛京一趟,朕,决定,先在边境和盛京试验。”一脸乐呵呵的。“朕希望啊,将来我们大清的年轻人,都是秀才。哈哈哈哈。”
康熙摸着胡子豪迈大笑。
大臣们一屁股跌坐青色的地砖上,眼前发黑身体摇晃,要晕,还要用足了力气高喊着:“吾皇圣明卓著。”那心里的滋味儿别提多复杂了。
盛京的主要官员,是周培公。周培公,何许人也?世人都知道索额图、明珠、陈廷敬、李光地……却不知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周培公。湖北荆门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早年身旁重要的谋士,曾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三藩二十万叛军,康熙亲口说“周培公一人,千军万马。”
是人嘛,只要有优点,就有缺点。周培公的缺点,就是太好名声了。你说你一个臣子,自律修养比皇上还高洁还爱显摆,这是找抽还是找抽那?更有自身性情高洁的人都有的毛病,大多秉持一腔热血,说话直白不委婉,好嘛,周培公说话很直率,即使当着文武百官也不给皇帝留情面,他想知道的事情原委、皇帝的态度,他就冒死也要问个明白。即使在剿灭吴三桂期间更是屡获战功,功不可没。但还是落得贬谪的下场。
也没贬到其他地方。皇上偏心眼儿,再讨厌周培公,也知道周培公是一个好官,特意贬到自己的老家盛京,正好那时候盛京天天和沙俄、准格尔打仗,也是发挥他特长了。
这样的周培公,本来要在盛京那关外土疙瘩郁郁而终了。
却是遇到了一个四爷。
四爷去了一趟盛京,将盛京的作坊学院搞出来模型,周培公的人生第二春来了,打了鸡血地营建盛京。
博古通今,智慧超群,有胆有谋,不畏惧权贵老王爷们的胡搅蛮缠,硬是将盛京从一个土疙瘩,真格儿发展成大清的第三都城。第一北京,第二南京,第三盛京。
这很了不起啊。
如今皇上再给他安排这么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差事,普及孩子们的教育,那周老头真能再活五百年地干。
谁能想到那?周培公这么一个不会做官的人,居然跑在他们前面第一个青史留名了!
大臣们抹着眼泪,和皇上喝茶聊天,一颗心泡在黄连里:皇上出发去盛京之前,没说这个事儿啊,这是硬生生地摆了大臣们一道,生米煮成熟饭,反对也不能了,只能挤着菊花老脸夸夸夸:“皇上英明神武、仁慈爱民了。这是千古未有的事情,我们开天辟地,都是皇上福泽隆重,有上天保佑。”
康熙摸着胡子乐呵呵地笑:“这都是父老乡亲们的功劳,朕也没想到,这次去盛京,会见到那样一个盛京。盛京好啊,周培公有大功,朕可算是对得起老家的人了。”
“哈哈。”“哈哈。”不光要陪着笑儿了,还要跟着继续夸:“皇上,臣也没想到,到了盛京,差点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皇上,臣也想去盛京看看,开开眼界那。”……心里都在骂:有四爷在,周培公都能做出来大事业在皇上面前翻红了,这天底下还有公理吗?老天爷不长眼啊!
君臣其乐融融。傍晚来临,倦鸟归林、炊烟袅袅。索额图、佟国维、陈廷敬、李光地领着大臣们各自回各自的家,脸上都是认命的苍白无力:就知道当初没有一锤子锤死了四爷,要被四爷一直压着了。只盼着将来太子直郡王登基,日子好过一点儿。如果是八贝勒登基,那更好了。
臣子们的心思,康熙多少知道一点儿。自古以来就这么回事儿,皇帝选继承人,烦恼选爱子、贤子、嫡子,大臣们大多只有两个目标:选一个关系最近的,或者最好说话最好脾气的底气最弱的。巴拉巴拉自己的儿子们,嘿,可不就是老二、老大、老八了吗?
康熙面对儿子们,人放松下来,表情一变化,怒声问:“老三,老四,说说怎么回事儿?”
老三胤祉站出来,委屈巴巴的:“儿子就是不服气。儿子就是去一趟八大胡同,见识见识,花了一万两银子小手都没牵一下,被四弟拉了出来,回家来还被福晋抓了一爪子,”一拉自己的领子指着脖子上结的小疤了,愤怒道:“汗阿玛您看,福晋那真是不留情面,害得儿子大夏天的穿高领,人人都以为儿子有毛病。”
康熙牙疼嫌弃的没眼看:“你去八大胡同,还有道理了?你白花了银子你四弟拉你回来,你福晋打你,活该!”
“儿子就是活该!”胤祉一梗脖子。“儿子就是气不过。凭什么儿子作为郡王都要守着规矩,他们这些当官的,却能活得那么滋润。儿子就是要弹劾他们。”
康熙:“……”
“混账!”康熙抬手就要扔他茶杯,四爷一把扑上去护住了大喊:“汗阿玛,这茶杯不能扔。”
康熙一看,这是自己刚喜欢的斗彩云龙纹盖碗,吓了一跳忙拿稳了,指着胤祉又骂道:“你个不着调的混账,你要是为了大义弹劾大臣们,朕也就饶恕你了,你就为了你的这点小心思,你!”
“汗阿玛,儿子替您打。”胤禔记着三弟踢自己的一脚,猛地一脚踹出去。
没有防备的胤祉一屁股摔倒在地上,疼的龇牙咧嘴,大喊:“汗阿玛,你看大哥。”
“看什么看?你不该打?!”康熙一脸的怒气,一转头,看着另一个要他更怒的老四,喝问:“还有你,你说你啊,朕每次回来,就迎着那么多人告你的状,给你擦屁股。你能耐啊老四。”
四爷更委屈,一低头小声嘟囔道:“汗阿玛,那么多人告状儿子,说明儿子做得对。自古以来,真理都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康熙喉咙一梗。
弟弟们都被噎的低了头:四哥你威武你撑住。
摔倒在地上的胤祉也不敢喊疼了,恨不得化身成地砖一块。
太子怒声道:“四弟,你这是劫富济贫。还有没有王法了?”
四爷一梗脖子:“什么是劫富济贫?弟弟怎么没有王法了?弟弟哪一件事情,不是根据大清律来的?”
“你!”太子气得伸手指着他,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他,这些人积攒的家底子,那都是潜规则赚的。这些人被迫拿银子出来,是被四贝勒潜规则了,都是不能说也。
五贝勒胤祺挤着小眼睛笑道:“汗阿玛,太子二哥,四哥监国期间办的事情,都在折子上那。若有不合适的地方,汗阿玛和太子二哥看一看。四哥也是一心为了大清好。”
六贝勒胤祚抿唇一笑:这些官员们平时要老百姓哑巴吃黄连,如今被四哥哑巴吃黄连了,活该。太子日常护着这些人同声同气的,如今跟着一起吃黄连,嘿嘿。
七贝勒胤祐看一眼六哥,知道他避嫌亲哥子不说话,直接开口:“汗阿玛,太子二哥,边境和盛京上要建设学院,要高薪聘请老师们,正是缺银子的时候,我们勒紧了裤腰带省吃俭用杯水车薪,苦一苦官员们也是没有办法。”
胤禟一眯小眼睛,震惊地嚷嚷道:“七哥说什么那?没银子去逛八大胡同,就是苦一苦了?弟弟也想被苦一苦。”一瞪眼:“汗阿玛,太子二哥,宫里又要裁减用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