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117章 第 117 章(第4页)

第117章 第 117 章(第4页)

“十三爷,您说的是真的?皇上他老人家带头出银子?”

“十三爷,皇上要我们的孩子爷去读书?”

“十三爷,……”

胤祥挥胳膊,激动地大喊:“读书!都去读书!大清的孩子都应该去读书,将来做匠人,也要读书识字了。”

“嗷!”

人群蹦起来欢呼,面朝北京的方向,给皇上他老人家三跪九叩的磕大头,一时之间,哭嚎声震天的响。

“都先别哭,听十三爷说话。”有几个年长的匠人哭着喊着,胤祥捂着激荡的胸口,望着在绝境里徒然升起来大希望的混乱人群,再次运足了力气高喊:“乡亲们!皇上他老人家很关心你们!”他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举着,在秋日午后的风中飘着。“这是皇上他老人家的来信,皇上他老人家,关心大清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前程!”

“皇上他老人家说,你们很好,你们做好自己的活计,供应全大清人吃盐,都是好样的。皇上他老人家信任你们,一定能做的更好,一定能保证白花花的盐巴运往大清各地方。……我打小长大,四哥都教导我,要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计,这才是真汉子。爷今天也告诉你们,我们都是真汉子,爷相信,大清的盐巴生产能做的更好,孩子们都能读书,我们都能幸福地养老,喝着小酒摇着蒲扇,在大树底下唱着小曲儿,打一顿顽皮孩子的胖屁股!”

“好!十三爷说得好!”人群挥舞胳膊高喊着,孩子们读书,自己安心养老,唱着小曲儿摇着蒲扇,打一顿顽皮孩子的胖屁股,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做梦都不敢去想的梦,却一朝听见了,还好似能看见了,这要他们激动的只能哭泣。

“十三爷,四爷说得好,我们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干别人不能干的活儿,我们都是真汉子。”

“请十三爷放心,我们化缘,得到大老爷们的恩惠,一定好好干活,生产供应足够大清人吃的盐巴。”

人群哭着,喊着,自己都没想到的事情,皇上他老人家都给想到了,子孙们有希望读书了,有希望摆脱他们世世代代的灶户生活,即使将来还是做灶户,也和他们不一样了。

一个驼背老汉抹着眼泪,哭道:“活了大半辈子,这人生啊,看到希望了。”面堂黑黝黝的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一看就是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的辛劳。

他这么一说,他周围的人再次红了眼睛,泪水止不住地流。

他们身为灶户,祖祖辈辈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计,却是第一次,被人承认,是真汉子。

胤祥看着他们,他也激动。

这些人都是真汉子,值得他的佩服和尊重,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他席地而坐,和老汉们亲近地说着话儿,听他们说煮盐时候的乐趣,看着白花花的盐巴煮出来的成就感,尝一口,又鲜又咸的滋味儿。

说皇上最近在沿海推广的,日晒风吹晒盐法的好处,说大清的盐越来越多了,老百姓买盐更方便了,不需要和以前一样偷偷摸摸的买私盐了……日子越来越好了。

说他来到江南,一开始的不适应。

说他本来要跟着皇上去木兰打猎,说打猎的时候,很威风。

“兄弟们从早到晚都身背箭筒,一手持弓,纵马奔驰,各自向一个目标射箭。在马背上整日经受风吹日晒,约达一个月之久那,不论哪个兄弟,没有一天是空手而归的,这次最小的十七弟满五岁了,也能搭上小弓箭射死了两只小鹿了。”

他手脚比划,老汉们听着连声念佛。十七阿哥才五岁,就跟着去打猎了?风吹日晒的一个月?大清有这样健康强壮的皇子们,要他们兴奋的眼睛放光。皇子们这样辛苦,他们又心疼。

胤祥豪气地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我们兄弟都习惯了。当年打仗,大队人马行军几个月,那才是真辛苦那。”

于是话题又变到当年打仗的那些事情,那个说当年打仗,两淮没日没夜地供应盐巴和粮食,他们也参与了。

这个说我一个亲戚当年去打仗,受了伤回来,朝廷给抚恤银子高,他娶了媳妇,天天指着他的老寒腿,喊着四爷给他治疗的伤腿,显摆那。说要不是四爷,他当时就要锯掉半条腿了。

胤祥哈哈哈地笑,他喜欢听人夸他四哥,当下就说:“我四哥医术好着,打完仗将士们打扫战场,他跟着大夫们救人。四哥回来后,也说,吃着江南送过去的饼子盐巴,舒坦那。那人不吃青菜能熬着,不吃盐,那怎么能行?”

老汉们纷纷大笑。

四爷是亲近人,跟着救人不嫌弃他们的脏污。

四爷说,盐巴很重要,他们作为灶户很重要。

皇上教导出来的皇子们都好。四爷教导出来的十三爷,坐着和他们说话,一点不嫌弃他们笨口笨舌的,一身的汗臭味、盐巴味。

太阳西落,人群还是不舍得散去,都想和十三爷多说说贴心的话儿。侍卫们看着时辰,担心十三爷饿着,胤祥摆摆手,示意他们都不要说话,继续和老汉们谈天说地,一直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我一定去看望诸位乡亲们的煮盐地方。现在都回去用饭,明儿我们再说话。”

“明儿十三爷还来吗?”人群大着胆子追着问。

“来,爷喜欢你们。”胤祥爽朗地笑。

最后一缕太阳光落在他们黑黝黝的笑脸上,都是对未来的渴盼,人生有了希望奔头的明亮。

士绅豪门盐官们派来的人,将消息送回去,这些人愣了片刻,都是气的跳脚,又不甘心地唉声叹气。

皇上说,朝廷一时没有银子,他老人家很是伤心,先拿出来五万两银子,给匠人们建造学院,这是要他们掏银子那。

至于涨工钱,学院都建造了,孩子们的笔墨纸砚哪里来?你还能不给涨?

士绅们咬牙切齿的,纷纷联系起来,商量对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