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125章 小肥胖一节(第3页)

第125章 小肥胖一节(第3页)

康熙点点头,墙上的自鸣钟响了起来,一声声宛若泉水“叮咚”,康熙:“午时了,都去休息吧。今天商议不出来,明天天气好,下午再议。”说着话,站了起来,小太监打起来帘子,康熙抬脚走向偏殿。

太子领着群臣行礼高喊:“恭敬汗阿玛皇上。”

各自回去休息,都是脚步沉重。太子气得和幕僚们大骂:“混账!混账!”一把摔了手里的茶杯。胤禩一路上琢磨明白了,在床上猛地一坐起来,和八福晋高兴大喊:“痛快!痛快!”吓得八福晋问他“爷傻了?”大臣们困意全无,一路上沉默地来到自己家或者衙门,身处私密安全的地方,齐齐长长地出一口气,抬头望着窗外的蓝天,春天的蓝天很蓝很温柔,宠着白云一朵朵地飘在上面,好似活泼顽皮的孩子,不停地变换形状。

是不是,就和皇上宠着四贝勒一样那?

皇上明知道,太子殿下的提议是对的。

皇上一开始也要答应了。

可是四贝勒一开口,就完全变了。四贝勒如此离经叛道,堂堂一个皇子之尊亲自下去矿井,他要做什么?

随即又是苦笑。

不管四爷要做什么,四爷成功了,自己的嗓子面对他失声了,说不出来反对的话了。

陈廷敬面对找来的清流大臣们,和李光地对视一眼,笑容最苦。

四爷那一番话,给人无法言说的感觉,好似工部新研究出来的,地球重力,磁性、温柔,带着地底深处最原始强大的吸引力,要人的心神每分每秒都想向他的声音靠近。

即使自己历经无数风波,自认定力过人也难免被影响,更何况其他人?

“都先回去午休,好好用饭。有话,下午再说。”面对众人的欲言又止,陈廷敬笑着,“我知道,同僚们都有很多话要说,我也有很多话说。等我们睡好吃好,再畅言。”

“都回去吧。”李光地道:“诸位手下还有今天的事务没有办,我手下也有事情,午休起来吃完饭,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办了。”

众人这才是散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伸手指按住眉心揉揉,苦苦一笑。

煤,与人类已经结缘太久。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把煤当做燃料。秦昭王修建“长城”经过岁月洗刷,城墙的土垣中已经露出来煤燃烧过后的残渣。宋元时期,多地更是形成了不少规模较大的煤矿。然而尽管煤早就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人却始终没办法好好处理这些“黑黄金”——煤矿开采始终完全依赖手工。

井拓、采煤、掘井、排水、照明和通风等一系列工序和技术不断改进。矿井根据地势形成了竖井、斜井、斜巷和平巷相结合等多种形态。旷工们不光自己想办法照明,还将榫卯带进去做支架,在幽深黑暗的地底,作为巷道支护。

可是,采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依旧是危险重重。

可以说,采矿人是在用生命换煤矿。他们缺少个人防护,工作工具简陋,完全依赖人力,井底的环境也并不稳定,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流露的正是老百姓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人身安全的忧虑。

这样危险的活计,还去做的人,在世人的眼里,比八大胡同的龟公都不如的,那真是低微到地底下跟蚂蚁一般,从来没有哪一个士绅富商看他们一眼。

“我们的四爷啊,……”陈廷敬摇摇头。“说他只是单纯的同情矿工们?他自己都不信。他那一身气派比谁都尊贵,却能亲自下去矿井。嘿,……”举目望天,默默地问老天爷,要四爷投胎在皇家,为的就是要变一变天吗?

良久,陈廷敬苦涩一笑,转头再看一眼目光询问的李光地,无奈道:“机器的事情,你也听说了?”

李光地的语气带着愤怒:“老兄,晋商们在研究采矿机器的事情,你还要瞒着?你们是不是找到四爷了?”

“我说这事情,我也无法做主,你信吗?”陈廷敬叹口气。“我出身山西,家里也有矿,我在朝廷做官,在八大皇商面前说话有分量,可这么大的事情,你认为,他们谁会听我的?”

“不瞒老弟,愚兄也是纠结。”陈廷敬一摊手,诉苦道:“我是朝廷官员,我自然要站在士绅们的利益上。可我出身在山西。”

李光地因为他无赖的态度,气得白胡子一翘一翘的。

“四爷看准了时机。我都怀疑,太子殿下上那个章程,也是被四爷背地里安排谁蛊惑的。四爷是看准了,索额图和佟国维都下去了,朝堂上只有你一个顶着,你又是出身山西!全大清的煤炭矿,山西有一大半!”

李光地说着话,手指着陈廷敬还是犹豫的面容,气得身体都颤抖。

“你知道,四爷这一步一步的,拉起来墨家,儒家会面临什么吗?啊!老兄啊,你也是读着四书五经正经科举考上来的!”

李光地紫涨着一张脸,呼吸急促,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陈廷敬。

可是陈廷敬只能抗住了。

“我是儒家子弟。可我也是山西人。你要我能怎么办?!”陈廷敬也是被逼急了。一甩袖子一番话脱口而出:“你知道山西八大皇商的分量,我家这么有钱,我家也不是其中之一。我家查手不进去!”望着李光地气急的脸,拍着胸膛“砰砰”作响:“老弟,我也是山西人,我打小看着乡亲们下去矿井,听管事的说,这个月的伤亡,上个月的伤亡,我不想家乡好吗?我不心疼吗?我要无动于衷,我还是人吗?”

安静。

李光地沉默。

陈廷敬从袖子里掏出来手帕,擦着眼泪,眼睛红红的。

外头传来贴身小厮的通报声:“老爷,李大人,高大人来了。”

是高士奇。

两个人忙收拾表情,请进来高士奇。高士奇进来,看见他们脸上残余的愤怒,却也没有询问。他面色凝重,对两位好友道:“我刚收到消息,皇上可能要在下一次博学鸿儒科中,加收边境和沿海的考生,”望着他们震惊的模样,艰难地吐出来:“山西、陕西、福建、南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