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132章 第 132 章二合一节(第3页)

第132章 第 132 章二合一节(第3页)

派信任的师爷去找来施世纶,事情交代好,亲自坐轿子去了宛平县,一路上在轿子里还是哭个不停,哼哼唧唧的。

骑马同行的施世纶:“……”

再说回来四爷这头,王之鼎找来言说平郡王的伤势,四爷要他拿着自己的腰牌去刑部,和安布禄说一声,自己赶去礼部。

国子监归礼部管。

如今的礼部尚书,席尔达,盛京镶黄旗都统格礼之子,世人都知道席尔达在康熙朝,是炙手可热的封疆大吏,曾担任川陕总督,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多次出场。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去年,辰州红苗叛乱,康熙特命身为礼部尚书的席尔达率领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兵马剿灭叛乱。

对于四爷来说,席尔达还有一个身份,上辈子三子弘时的嫡福晋的父亲,四爷的亲家之一。虎父有虎女,在四爷一怒之下将弘时过继给老八,三儿媳妇提着剑闯到后宫求见皇后,用自杀做威胁,要求保住弘时唯一的子嗣,那伏地痛哭的画面,还好似在眼前。

四爷轻轻地一闭眼,这辈子,弘时作为六弟的子嗣,将来继承六弟的爵位,比做自己儿子和老八儿子,都好吧。

他还是慢悠悠地步行,穿过两条街,一路上看看泼水工推着水车泼水,垃圾工骑着三轮车晃着铃铛大声吆喝着:“收玻璃、塑料~~一文钱一斤。”听着三三两两人群议论办学的时候,……大约炷香的时间,来到距离工部不远的礼部。

礼部门口守门小厮忙慌上前行礼,接过来车子停好,四爷站在门口,一抬头,望着礼部的大仪门和老槐树,冬天里依旧枝繁叶茂的优昙婆罗树。

大明宣德五年,在大明门,现在的大清门东侧,礼部衙门的修建正式开工,宣德皇帝朱瞻基很是重视。

按照上谕所说,礼部负责的工作,大多与祭祀天地、祖宗、社稷、宗庙等相关,并且还涉及到外国进贡使节的接待。天下之事在于“礼和祀”,为了朝廷的礼制和体面,宣德皇帝在各个衙门的建设中,将礼部衙门的修造放在了首位。礼部衙门的布局,完全仿照南京礼部衙门的规制。经过15个月的建设,礼部衙门建成。

此后在正统皇帝的主持下,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衙门以及其他衙门纷纷在承天门·天an门两侧如雨后春笋般兴建完成。承天门外北侧则是紫禁城,如此分布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显示帝王的地位和权威。如今天an门以南、大清门以北御道的两侧,成为六部、五府以及军机事务的驻地。因为街道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人称“富贵街”、“千步廊”。

路过的官员们不断来请安,彼此寒暄着。不一会儿,席尔达那四十多岁正值当年魁梧强壮的身影出现,洪亮有力的声音响起。

“席尔达给四爷请安。”

“啪啪”地打着马蹄袖,动作利索地行礼请安。

“起来。”

因为回忆,四爷脸上略带几分亲近地笑着,双手扶起来席尔达,慢吞吞地吟诵道:“‘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席尔达一张脸顿时皱巴成苦瓜,磕磕巴巴地背诵:“‘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四爷,臣一个武夫,只能记住这一点儿。”后面的“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可不敢再背了啊。

四爷只一笑,眯眼看他。

席尔达的小心肝砰砰跳。

后人都说,雍正的第四子弘历的妻子富察氏是大臣马齐的侄女,马齐背后的富察家族更是名门,这是默认了弘历的继承人地位。但那个时候的富察家再兴盛,也不能和席尔达背后的盛京一系董鄂家族、关外老满洲军功集团比。

上辈子的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康熙一次性封了皇三子胤祉的长子弘晟被封为诚亲王世子;皇五子胤祺的长子弘昇被封为恒亲王世子。当然也没有错过当时的皇四子胤禛继承人大事,雍亲王世子正是弘时。

康熙和雍正,都曾对弘时寄予厚望,要趁机在和平日久文官压过武官的时候,提拔起来老满洲军功集团。

凡事机关算尽,算不过孩子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思了。和当年的老父亲一样,以为自己做父亲一定是最好的,自己的孩子们也都是好的一家和睦的。

四爷不禁摇头失笑。

“世宗大戮其弟”,“乾隆隐匿其兄”。最终《清史稿·诸王传》中对弘时的描写,仅有十六个字: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拢一拢披风,目光一深一浅迤逦地走过几百年粗的老槐树、优昙婆罗树。想着国步维艰差事难办,前半生兄弟阋墙勾心斗角种种烦难,后半生父子相残唯一的好兄弟胤祥早早离开……忽觉颊上一凉,接着手上上又是一点凉意,抬头看时,不知几时阴了天,疏疏落落的雪点已洒落下来。随后赶来的左右四个亲兵侍卫都因没带蓑衣,正要张罗四爷进去礼部,远远的见苏培盛骑马飞奔而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气喘吁吁道:“爷,福晋说要下雪了,万一下大了,爷的雪帽到底不挡事,要奴才送来。奴才还以为爷去工部了呢!碰了吏部侍郎杜大人才知道爷在这儿。”

“现在雪小,暂时不用披着。府里没事吧?”四爷示意亲卫傅鼐接过来包袱,问道:“你们小主子们都在家?大阿哥回来了吗?”

苏培盛忙笑道:“奴才没见大阿哥。大格格、二格格在如意斋小书房跟着邬先生、性音和文觉和尚学习呢!大爷和三爷方才来过,等不到爷回来,说要走呢,走了没有,奴才也不晓得。”

说话间雪已开始变大了,路上行人纷纷奔跑一阵阵的朝靴声音,工部有官员送出来几把大伞分给苏培盛和侍卫们。四爷因大哥和三哥在府,也不敢怠慢,需要尽快赶回去,举目看向席尔达。

席尔达刚在小厮的伺候下穿好穿蓑衣,因为四爷的目光,眼皮一跳,结巴道:“四爷,……大爷和三爷在府里,臣,臣也不敢虚留四爷。四爷,您有吩咐只管讲。”

眼巴巴地看着四爷:国子监门头沟的事情,别人不知道,臣可知道太子也插手了啊。臣也不敢管啊。您老人家饶了臣吧。

四爷只一笑:“席尔达,大清办学改革乃是汗阿玛和朝廷一起定下来的国策,别人不知道,你不知道?国子监闹事,你确定你不管?”

这笑眯眯懒洋洋的问话,听得席尔达吓得一跳,想说我哪里敢和未来的皇帝对着干啊?可他更知道,要先伺候好了现在的皇帝。他今儿要是敢说“不管”,四爷能立即去找皇上,说他是“太子党”。他们关外一群人,可是从来都来不沾党派争斗,只占皇上的。

“四爷,臣管,臣一定管。”太子爷也没正式下文书,就当不知道吧,也行吧?席尔达苦笑连连,一张脸苦瓜一般:“四爷您说,怎么管法儿?臣怎么办?四爷,国子监,不光是……”对大肆办学不满,对八旗学院日益提高的地位,更不满啊。

“哦~~”

深邃黑亮的目光冷的跟那天山积雪似的。一眼万年,落了眼眸,上了心头。席尔达觉得,四爷这双眼睛,越发地要人不敢直视了。他一个粗壮大汉子也真有点受不住了,搓着手苦笑着:“四爷,臣去刑部走一趟,请刑部安布禄协助,一定给办好了。”阎王爷哎,这总行了吧?

“查明情况,都记下来。”

“!!!”

记下来,这是要落下来案底啊。国子监学子,二分之一全国正式举人、三分之一恩荫、四分之一捐出来的……基本都是有来头的。席尔达擦擦脑门上的冷汗,可能是因为下雪,那汗水越擦越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