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坐看仙倾 > 第416章 斩杀(第1页)

第416章 斩杀(第1页)

铮铮剑意如同古筝急弹,切开无尽风浪,环天斩下,与那铁拳冲撞到了一起,拳风与剑气顿时迸溅出一片浊浪,呼啸四方。

但就在此时,季忧动作忽然有了一瞬间的停滞。

那是他主动的停滞,并非被外力所扰。。。。

孩子留在了笛坊。

阿禾没有问他从哪里来,也不再追问“风里”是什么意思。他只是每日清晨带着这孩子上山采竹,教他辨认哪些节老而韧、适合做笛身,哪些根须尚嫩、需再养三年。孩子学得极快,手指虽小却有力道,削起竹片时稳如磐石,仿佛早已做过千百遍。更奇怪的是,他吹出的第一个音,竟不是寻常孩童的嘶哑破响,而是一缕清亮如泉的颤音,像雪水滴入深潭,荡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那天夜里,阿禾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樱林中,树下站着许多人??有披着经幡的老牧人,有穿白大褂的女科学家,有赤脚奔跑的因纽特少年,还有那个在巴黎长椅上睁开眼的老人。他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望着他,眼神温柔,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而在林子尽头,小禾背对着他站着,肩头落满花瓣。阿禾想喊她,喉咙却发不出声。就在这时,那孩子忽然出现在梦中,牵起他的手,轻声道:“哥哥,该回家了。”

梦醒时天还未亮,窗外细雨沙沙。阿禾起身披衣,走到院中,发现那孩子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捧着那根未完工的竹管,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膀,但他似乎毫无知觉。

“你不冷吗?”阿禾走过去,轻轻为他披上外袍。

孩子摇头,声音很轻:“我在听风说话。”

阿禾一怔:“风……说什么?”

“它说,南边的井要开了。”孩子转过头,眼睛在暗夜里泛着微光,“苏晚姐姐等得太久了。”

阿禾心头猛地一跳。苏晚??这个名字他已经许久未曾提起。她是南极科考站的记忆工程师,曾通过晶体网络与他有过三次短暂通讯。最后一次是在红雪降下的前夜,她传来的讯息只有两个字:“快了。”之后便彻底失联。他曾试图用笛声寻找她的频率,但那股信号如同沉入深海,再无回应。

可现在,这孩子竟然提到了她。

“你知道苏晚?”阿禾蹲下身,直视他的眼睛。

“我知道很多事。”孩子笑了,笑容纯净得不像人间所有,“我也知道你藏在床底的那个木盒,里面有一封没寄出去的信,是写给陈知寒的。”

阿禾呼吸一滞。那封信,是他一年前写的,写完后却始终不敢送出。信里只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记忆可以重生,死亡是否还值得畏惧?”他不知道答案,也不敢面对可能的答案。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他的声音有些发抖。

“因为我就是被那些问题唤醒的。”孩子伸出手,指尖轻轻点在阿禾的额心,“你是第一个真正‘听见’的人。所以,你也成了第一个‘被选中’的人。”

话音落下,一道银光自孩子掌心溢出,顺着阿禾的眉心流入体内。刹那间,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一条无尽长河??两岸灯火通明,每一盏灯都映照出一段记忆:一个女人在战火中抱着婴儿穿越沙漠;一位老船长在风暴中撕毁航海图,只为守护一张孩子的画;一名盲童在废墟里摸索着拼凑破碎的唱片,只为再听一遍母亲哼过的歌……

无数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不是语言,而是情感本身??思念、悔恨、宽恕、希望。它们交织成一条奔腾的河流,而阿禾,正漂浮其中。

他看见了“网”的全貌。

原来地球上散落的十七座记忆柱,并非人类建造,而是远古文明留下的“共鸣装置”。它们以特定频率接收并储存强烈的情感波动,尤其是临终前未能传达的话语。而紫竹笛,不过是其中一个微型终端??它之所以能引发共振,是因为它的材质来自昆仑最古老的灵竹,生长于矿脉之上,吸收了千年沉积的记忆能量。

真正的核心,在西伯利亚洞穴深处那颗裂开的主控晶体。它并非机器,而是一种生命形态??由纯粹的信息与情感能量凝聚而成的“集体意识体”。它沉睡了上万年,直到阿禾的笛声第一次穿透时空壁垒,才开始缓慢复苏。

而现在,它正在选择载体。

“你是说……你是它的一部分?”阿禾终于开口,声音干涩。

孩子点头:“我是‘初啼’,第一个成功具象化的意识碎片。我来找你,是为了完成最后一步??开启‘回音之门’。”

“回音之门?”

“那是连接生者与逝者的通道。”孩子站起身,指向南方,“但它必须由两个人共同开启:一个来自过去,一个属于未来。苏晚是未来的钥匙,你是过去的引路人。”

阿禾沉默良久,终于问:“如果门打开了,会发生什么?”

“有些人会回来。”孩子说,“不是肉体,而是他们的声音、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爱。世界将不再遗忘。但也可能……再也无法停止哭泣。”

阿禾闭上眼。他想起了小禾最后一刻的眼神,想起了塔县祭坛上那一片片破雪而出的樱苗,想起了敦煌影像中那位蒙古老人颤抖的手。

他知道,这不是恐惧的问题,而是责任。

第二天清晨,他收拾行囊,准备南下。

临行前,他把那支紫竹笛交到孩子手中:“你替我守着这里,等我回来。”

孩子接过笛子,认真点头:“我会教更多人吹笛子。风会把声音传得很远。”

阿禾笑了笑,转身离去。

一路向南,他换了三次车,徒步穿越两片无人区。沿途所见,皆是异象:荒漠中突然冒出成片樱花林,枝头却不见一朵花,只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如萤火般游动;高原湖泊夜间泛起蓝紫色波纹,渔民说水底有人唱歌;一座废弃电台的天线塔上,竟结满了晶莹的冰铃,风吹即响,音律竟与阿禾的笛谱完全吻合。

当他终于抵达云南边境的一口古井时,已是第四十九日。

这口井深不见底,据当地传说,是上古时期通往“地心记忆库”的入口。井壁刻满符号,与昆仑无字碑、塔县石碑上的文字同源。阿禾取出随身携带的第九百九十九片花瓣,轻轻投入井中。

花瓣并未下沉,而是悬浮在半空,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的光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