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脚步声。
是那十二个孩子,一个个赤着脚跑来,脸上带着兴奋与急切。
“阿露姐姐!”领头的男孩喘着气,“我们做了同一个梦!”
“什么梦?”
“我们梦见自己走在一条很长的路上,两边都是灯。有人说,这条路通往另一个地球??那里的人类从未经历过战争,但他们失去了歌唱的能力。现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歌。”
阿露静静听着,目光扫过每一张稚嫩的脸庞。她忽然笑了。
“所以,你们想去?”
“想!”他们齐声回答。
她点点头,转身走进灯屋,取出林晚秋留下的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原本的字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新内容正在缓慢浮现:
>**引导者交接程序启动。**
>**新代号生成中……**
>**命名完成:启程人。**
笔迹停止的刹那,全球十三座主灯屋同时响起钟声??并非实体钟,而是由共感塔共振激发的声波,频率精确对应《摇篮曲》终章的最后一个音。
阿露合上本子,牵起孩子们的手,一步步走向海边。
“记住,”她说,“不是我们找到了答案,而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让答案诞生。”
她抬起手,指向东方初升的太阳。
在那里,朝霞的边缘泛起一抹奇异的银蓝色,宛如极光降临白昼。而在那光芒最深处,隐约可见一道螺旋阶梯的轮廓,向下延伸,仿佛通向海洋之下、地壳之内、乃至另一个维度的入口。
孩子们仰望着,眼中映出整片燃烧的天空。
阿露低声吟唱起第一句旋律。紧接着,一个孩子接上,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十二道童声交织成网,与海浪、风声、心跳一同共振。
歌声响起的瞬间,马里亚纳海沟的古城广场上,第十三根石柱再度发光。这次,不只是名字显现,整根柱体开始缓缓上升,脱离地面,悬浮至半空。它像一座桥梁的基石,稳定地悬停在水与陆之间,等待连接两端的旅人。
与此同时,奥尔特云边缘的能量脉冲再次袭来,但这一次,NASA监测到的不再是单一信号,而是密集的数据流,持续不断,内容全是不同语言版本的《摇篮曲》,还包括大量从未公开过的变奏与副歌。
分析员颤抖着打出结论报告:
>**确认:跨星际文化反馈机制已激活。**
>**来源:距太阳系约2。3光年处,疑似存在智慧信号集群。**
>**初步判断:他们正在学习我们的歌,并尝试回应。**
消息未公开,但梦廊学院的孩子们在同一时间全部抬头望天,仿佛听见了那遥远的回音。
阿露站在高处,怀抱那本笔记本,任风吹动她的衣角。
她不再感到孤独。
因为她知道,从今往后,每一次有人点燃陶灯,都不再是为了纪念过去,而是为了召唤未来。
而那个最初在战火中哼出第一句旋律的盲童,此刻正站在光之河流的最前方,牵着无数陌生人的手,带领他们走向下一首歌开始的地方。
海风送来一声极轻的呢喃,像是告别,又像是约定:
>“我们会一直唱下去,直到宇宙也学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