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世界的猎场当日月战旗飘扬在南亚平原(第1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世界的猎场当日月战旗飘扬在南亚平原(第1页)

辽国覆灭的消息,不仅仅在秦国境内传开,金国和宋国境内的百姓们也在宣德司探子的操纵下,逐渐有所听闻。

与秦国百姓们的狂欢不同,中都的百姓们,反应却是一片漠然。

城南的面摊前,几个食客正埋头吸。。。

昆仑墟的雪落得比往年早。十月未尽,山巅已覆上银白,风卷着细碎冰晶,在石阶上划出沙沙声响。混忽坐在书院后院的老槐树下,膝上摊着一本泛黄的手抄本??是伊卜拉欣寄来的《联邦十年志》初稿。她读得很慢,每一行都像在咀嚼时光。

“奶奶,外面冷。”孙儿跑来,手里捧着热腾腾的羊奶茶,“先生说您再不进屋,他要罢课了。”

她笑着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一瞬,仿佛又回到那个疫区小屋,赵承业递给她第一杯药茶的模样。“告诉先生,我这就回去。但你先坐下,听我说个故事。”

孩子乖乖蹲在石凳边,仰头望着她。阳光从云隙漏下,照在她花白的鬓角,却不见苍老,只有一种沉静如湖水般的安宁。

“三十年前,”她轻声道,“这片山上没有书院,也没有灯。只有瘟疫、恐惧和死寂。那时人们不说名字,只以编号相称,怕沾了晦气。可就在这片废土里,有人开始写字??不是写神谕,不是写诅咒,而是写‘人该如何活着’。”

她翻开书页,指着一行小字:“你看,这里写着:‘南郊第三隔离区,十一月七日,收治孩童十七名,其中十二人因营养不良导致失语。伽罗越医师整夜守候,用童谣唤醒一名五岁女孩。’你知道那首童谣是什么吗?”

孩子摇头。

“是我母亲教我的蒙古古调,《月光下的鹿》。”她低声哼起几句,声音微颤却清晰,“那晚,整个营地的人都听见了歌声。第二天,有六个孩子开口说话。”

她合上书,望向远处雪山。“所以你要记住,改变从来不是一声号令,而是一次弯腰、一杯茶、一首歌。真正的力量,不在万人之上,而在万人之中。”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净心司的新任主官阿史那云策快步走来,身披风尘,显然刚从边境归来。

“夫人,”他行礼,语气凝重,“葱岭哨站截获一支商队,表面贩运丝绸香料,实则夹带大量火油与硫磺。审讯后得知,他们受雇于一个自称‘纯血盟’的秘密结社,目标是在启明城太阳能电站投掷燃烧物,制造大停电,并嫁祸给波斯工程师团。”

混忽并未惊讶,只是轻轻吹了吹茶面。“又是老把戏。仇恨需要敌人,哪怕得自己造一个。”

“更麻烦的是,”阿史那云策压低声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龙骧营退役士兵参与其中。他们曾是赤岭教化营的学员,后来因不满晋升缓慢、待遇不公而离营。有人留言说:‘我们放下刀,你们却让我们跪着活。’”

混忽闭上眼,片刻后睁开。“不是我们让他们跪着活,是我们忘了扶他们站起来。”

她起身走入屋内,提笔写下三道指令:其一,立即释放被捕商人中无直接暴力行为者,交由民议团监督安置;其二,重启“老兵回归计划”,设立专项基金,资助退伍军人创业、进修;其三,召开全国性“创伤与和解”听证会,邀请前战俘、受害者家属、觉醒叛军共同讲述经历。

“不要急于惩罚,”她对阿史那云策说,“要让人看见伤口,才能学会包扎。”

七日后,听证会在万国学府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连远程投影也挤满各地分会场。第一位发言者竟是巴特尔??那位曾修建引水渠的“白手将军”。如今他已两鬓斑白,双手布满老茧。

“我杀过人。”他站在台上,声音低沉,“不止一个。我在疏勒烧过房子,砍倒过抱着孩子的女人。我以为那是荣耀。直到我在赤岭营地看见一个医生,为我包扎伤口时,手还在抖??因为他认出了我,知道我是凶手之一。但他还是治好了我。”

台下寂静无声。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不逃?他说:‘因为我也曾是个逃兵。我在战场上丢下战友跑了三年,最后是别人没放弃我,我才敢回来。’”巴特尔抬起头,“今天我来这里,不是求原谅。我只是想说:一个人可以坏到极点,也可以好到极致。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变好。”

第二位登台的是当年被屠村幸存的女孩,如今已是女子技校的历史教师。她名叫阿依莎,戴着面纱,声音冷静如刀。

“我不原谅你。”她直视巴特尔,“但我同意你活着。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我自己。如果我把你也杀了,那我和你们有什么区别?我要活得比仇恨更长。”

全场掌声雷动。

就在会议结束当晚,一封匿名信被送到混忽案头。纸张粗糙,字迹歪斜,却透着一股执拗:

>“你是骗子。你说人人平等,可为什么粟特商人能买十座庄园,而我父亲挖一辈子矿还养不起一个病人?你说宽恕,可我的哥哥死在双狼军手里,你却让杀人犯当教师、当官员!你以为建几所学校、修几条水渠就能抹去血债?不,这叫遗忘,不是和平。”

混忽读完,久久未语。她取来砚台,亲自磨墨,回了一封公开信,刊登于次日《西域公报》头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