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颤抖着指向角落一台冷藏舱:“不一定需要完整大脑。只要有足够活性的神经组织碎片,配合AI补全算法,就能重建人格模型。你看那边??”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周奕看到架子上排列着十几个玻璃瓶,每瓶盛着暗红色液体,浸泡着核桃大小的组织块。标签上写着编号与姓名缩写。
其中一瓶,赫然写着:**L。S。L。-07**。
“他们保存了她的脑组织样本。”周奕声音沙哑,“当年车祸后,医院说要做病理分析……原来是这个意思。”
他忽然明白,为什么江临川始终没有杀他。不是仁慈,不是疏忽,而是需要。
**他是测试接口。**
只有亲历者,只有承载着母亲记忆的孩子,才能让那个被复制的“林秀兰”产生真实情感反馈,完成最后的校准。
密室突然响起音乐。
不是《月光奏鸣曲》,也不是《G弦上的咏叹调》。
是肖邦的《夜曲Op。9No。2》。
温柔,宁静,带着无法言说的哀伤。
音响自动开启,一个女声缓缓响起,语调平缓,语气熟悉得令人窒息:
>“小奕,是你吗?妈妈在这里等你好久了。”
周奕浑身僵住。
那声音,和他记忆中一模一样。
“别信!”苗根花一把拉住他,“那是合成语音!基于你童年录音训练的AI模型!真正的林秀兰不会叫你‘小奕’,你五岁以后她就改叫你‘周警官’了,说是让你学会独立!”
周奕猛然清醒。
投影中的脑图闪烁了一下,随即开始加速运转。
>**同步进度:65。1%**
“关掉它!”他扑向主机。
警报骤响。整栋建筑开始震动,通风口喷出白色气体。突击队员纷纷后退,戴上防毒面具。唯有周奕逆流而上,砸开控制面板,手动切断电源。
屏幕熄灭前最后一帧画面,是那个虚拟脑图深处,浮现一行极小的文字:
>**“若你听见,请原谅我没能保护你。”**
然后,一切归于黑暗。
三个月后,国内最后一处隐藏节点被端掉。EchoProject宣告瓦解,相关涉案人员十余人落网,其中包括两名已退休的医学泰斗。国际刑警宣布永久关闭Lifearchive系列加密账户,并将核心技术列入全球禁用清单。
吴素珍出院那天,阳光很好。
她在纸上写下:
>“我想去看看海。”
周奕陪她去了南方小城。沙滩上,老人坐着轮椅,望着浪花发呆。忽然,她抬起手,在空中轻轻划动,像是弹琴。
周奕蹲下身:“你想弹什么?”
她慢慢写下三个字:
>**C大调。**
周奕怔住。
那是《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个音阶。
但他没阻止。他找来一台电子琴,放在她膝上。她的手指枯瘦,动作迟缓,可当第一个音响起时,仿佛时光倒流。
不是杀戮的序曲,不是死亡的钟声。
只是一个女人,在用尽力气,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声音。
苗根花站在不远处,默默看着。她手里握着一封信,是从江临川狱中寄出的唯一一封。信纸洁白,字迹工整:
>“你们赢了。但你们阻止不了趋势。人类终将选择效率,而非情感。当资源枯竭、人口过剩、疾病肆虐时,总会有人再次提出‘优化方案’。我只是提前走了几步。历史会记住我的名字,哪怕是以恶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