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肖立东突然来电,语气严肃:“教育局刚打电话,说接到匿名举报,称你们以公益项目为名,行商业盈利之实,还涉嫌利用未成年人进行形象宣传。要求我们暂停运营,接受调查。”
办公室瞬间安静。
“证据呢?”陈远问。
“对方提供了论坛截图和采访视频片段,重点咬住你抱小七出现在办公场景的画面,说这是变相使用童工、消费儿童情感。”
“荒唐!”刘易超怒道,“小七根本不是员工!他只是……”
“我知道。”陈远打断他,闭了闭眼,“但解释需要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被叫停,冷链成本、原料损耗、团队士气……全都会崩。”
他沉默片刻,拨通张开庆电话:“张哥,帮我件事??找一家本地正规媒体,今晚发一篇客观报道。标题不用夸,就写《一瓶酸奶背后的八个人和一个孩子》。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做。”
“风险很大。”张开庆提醒,“万一舆论反噬……”
“那就承受。”陈远平静道,“但我不能让孩子们的努力被一句造谣抹杀。”
傍晚,团队全员留下开会。气氛压抑。
“我不后悔。”陈远环视众人,“但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更谨慎。小七不会再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包括办公室公共区域。拍摄素材全部清理,社交媒体禁用他正脸照片。”
“那之前那些温馨画面怎么办?”吴飞不甘心。
“换角度拍。”陈远说,“我们可以拍手,拍背影,拍空椅子上的小外套。故事还在,只是不再用他当符号。”
散会后,陈远独自整理资料。手机再次响起,是陌生号码。
“喂,陈同学?”一道中年男声传来,“我是杭城日报深度报道组的周正。我们打算明天上午来一趟,做个实地走访。方便吗?”
“可以。”陈远答得干脆,“但有两个条件:一,不拍小七;二,允许我提前审稿。”
对方笑了:“年轻人,你还真把自己当甲方了。”
“我不是甲方。”陈远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我只是不想让真心,变成别人的素材。”
挂断电话,他轻轻推开儿童房的门。小七已经睡着,小脸埋在枕头里,手里还攥着半块饼干??那是他偷偷藏起来的“留给爸爸的”。
陈远鼻子一酸,蹲在床边,低声说:“对不起啊,小七。是哥哥没保护好你,让你被别人说了坏话。”
孩子在梦中咕哝了一句什么,翻了个身,继续酣睡。
那一夜,818灯火未熄。
他们重新设计宣传文案,将“青年创业”改为“校园共创实验”;删除所有可能引发误解的亲子互动描述;在官网首页增设“项目透明度公示栏”,公开原料来源、检测报告、资金流向。
凌晨两点,张梦瑶送来热粥。
“我爸说,那个投资人又联系他了。”她轻声说,“愿意投五十万,条件是……让我们接受品牌包装公司全套策划,包括人物故事重塑。”
“重塑?”
“嗯。比如,把小七设定成你在支教时收留的孤儿,增强悲情色彩;再比如,把你塑造成放弃保研也要创业的热血青年。”
陈远冷笑:“编故事?然后等真相爆雷时,被打得更惨?”
“可钱是真的。”张梦瑶低头搅着粥,“刘易超他爸住院了,手术费还没凑齐;吴飞的房租下个月到期;就连我……也在考虑要不要接家教兼职。”
陈远沉默良久,起身打开抽屉,取出一张银行卡。
“这是我去年拿国家奖学金的钱,加上家教攒的,一共八万三。”他放在桌上,“先垫进去。不够,我再去借。”
“你疯了?”张梦瑶瞪大眼。
“我没疯。”他笑了笑,“我只是记得,当初为什么开始。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红,是为了证明??普通人也能做点干净的事。”
第二天上午,周正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