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812章 黑色远征4(第1页)

第812章 黑色远征4(第1页)

“喂,跟你说话呢?”

“我只是……”杨蜜一撇嘴,眼睛往上一斜,“那个……你拍纯爱电影,会不会有点精神错乱呀……”

“什么精神错乱,我好的很,反而是你,你怎么动不动就委屈,动不动就要哭出来似。。。

夜色如墨,林远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一盏盏熄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入某种无声的妥协。风依旧从山脊吹来,带着初春的寒意,也裹挟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清醒。他手中握着那封匿名信的打印稿,指尖在“F。Q。M。签了,但章不在他手上”这句话上反复摩挲,像在触摸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历史。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

蜂巢系统虽已启动多重防护机制,但CN-4172节点的断连仍像一根刺扎进神经。王铮凌晨发来的最新报告证实了他的猜测:那段外泄的加密流量最终跳转至新加坡某虚拟主机服务商,注册信息为空白,支付方式为匿名比特币钱包,且服务器在数据接收后三分钟内自毁清空。典型的“一次性通道”,专为规避追踪而设计。

“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泄露。”林远低声对陈璐说,“这是内部人作案,手法干净利落,说明对方不仅了解蜂巢架构,还清楚我们的应急响应流程。”

陈璐坐在客厅沙发上,脸色苍白。她刚把恐吓信交由警方立案,可警方只做了简单笔录便草草了事,甚至不愿出具受理回执。“他们不想管。”她苦笑,“或者说,有人不让管。”

林远没有回应。他打开电脑,调出“影轨追踪v1。0”的逆向推演结果??过去五年中,共有十七起反腐案件在关键阶段突然终止,结案理由高度雷同:“证据链不完整”“举报人失联”“涉事单位已完成整改”。而这些案件的共同点除了时间节点与“红门五人会”轮值周期吻合外,更惊人的是,其中九起案件的原始材料曾通过国务院某直属研究机构的信息接口进行过调阅备案。

“香山纪念碑的人……”林远喃喃道,“不是来帮我的,是来监视我的。”

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那一幕:病房里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父亲用尽最后力气抓住他的手腕,嘴唇微动,吐出几个模糊音节。当时他以为那是“坚持下去”,现在想来,或许真是“F。Q。M。签了”。

可如果赵启明只是执行者呢?

林远迅速翻出许振邦交付U盘那天的监控录像。画面中,老人走进咖啡馆时步伐稳健,衣着整洁,不像长期隐匿之人。更重要的是,他在进入包厢前十分钟,曾在街角便利店买了一瓶水,付款时刷的是实名绑定的交通卡。这张卡属于一位退休教师,户籍地在河北沧州??与许振邦本人身份信息完全不符。

“假的。”林远瞳孔收缩,“许振邦早就死了,或者根本没出现过。”

他立即联系周律师:“查一下2019年至今,全国范围内以‘许振邦’名义办理住院、社保变更或死亡登记的记录。”

不到半小时,回复传来:“有三条记录。一条是江苏盐城某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历,患者自称许振邦,症状为高血压;第二条是北京协和医院的预约挂号信息,未就诊;第三条……是去年十二月,河北沧州殡仪馆的火化申请,申请人姓名空白,联系电话为空号。”

林远盯着屏幕,心跳加速。

有人在用“许振邦”的身份活动,制造他还活着的假象。而真正的知情者,早已消失。

他重新审视那段证词视频。将音频与图像分离处理,借助声学还原技术分析背景环境音。结果显示,在父亲说话的间隙,有极轻微的空调滴水声和电梯运行提示音,频率特征与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高度一致。但奇怪的是,视频中的光线稳定柔和,并非医院常见的冷白光,反而接近家庭卧室的暖色调。

“拍摄地点不是医院。”王铮远程接入后判断,“更像是后期合成。人脸动作自然,但光影逻辑错乱??你父亲左侧脸颊的阴影方向,与头顶光源呈37度夹角,这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林远沉默良久,终于意识到一个残酷事实:那段承载着他全部信念的遗言,极有可能是一段精心伪造的影像。

可为什么要伪造?目的何在?

答案只有一个:引导他走向某个预设的方向。

“ProjectPhoenix不能按原计划推进。”他对团队下达指令,“暂停所有针对‘红门五人会’的主动调查,改为被动监测。我们不能再暴露任何意图。”

与此同时,“萤火计划”仍在继续。三十名乡村教师已完成首轮培训,陆续返回各自学校搭建本地监督平台。令人意外的是,云南怒江那位村医再次传来消息:她提供的“诺康宁”证据引发连锁反应后,当地住建局迫于压力成立专项调查组,初步认定该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责令停工整改。更关键的是,一名参与防腐剂采购评审的技术员私下联系她,愿意提供完整的评标打分明细。

“他说当年评分标准被人暗中修改,抬高了‘诺康宁’的技术权重,让它看起来像是最优选择。”村医在加密频道中说道,“他还保留了一份备份文件,藏在他母亲的老宅地窖里。”

林远立刻安排王铮协调当地志愿者接应,同时启用“蜂巢-边缘协议”,将该数据片段拆解为五个独立密钥,分别交由不同省份的可信节点保管,除非触发紧急解锁条件,否则无人能单独还原内容。

就在这一晚,林远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来电显示为空号,接通后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西北口音:“林先生,我是伊犁那个孩子的哥哥。我妹妹传的照片……其实还有更多。”

林远心头一震:“你说。”

“修水渠的事,县纪委来了人,可他们是冲着我爸爸去的。当天晚上,乡派出所就以‘煽动群众闹事’为由把我爸带走,关了四十八小时才放回来。他现在走路都费劲。”

林远握紧手机:“你们报警了吗?”

“报了,没人理。”对方苦笑,“但我录下了他们审讯我爸的过程。声音不太清楚,但他们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张维舟。”

林远猛地站起身。

张维舟,曾任西北某省发改委副主任,三年前因涉嫌贪污被双规,后因“证据不足”撤销立案,低调退休。但在父亲笔记中,他曾被标注为“H-07项目地方协调人之一”,代号“苍鹰”。

“你还有这段录音?”林远急问。

“有,但我怕存手机里会被发现,所以刻成了CD,藏在我姑妈家羊圈屋顶的瓦片下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