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只有电流杂音,接着,一个年轻男声缓缓响起:
“妈,汤要糊了。”
全场寂静。
陆承远脸色骤变??那口音、语调、甚至呼吸节奏,都与战地档案中的士兵录音完全吻合。而最关键的是,这句话从未被任何人记录过,也不在网络数据库中存在任何匹配项。
“你怎么解释这个?”是知火舞问。
老人沉默良久,最终低声道:“也许……科学还没准备好理解某些东西。”
会议结束后,调查组未发布禁令,反而提议在全球增设“情感共振节点”,并将“桥梁系统”纳入联合国人类精神健康保护项目。
一个月后,第一座海外记忆花园在开罗落成。紧接着,巴黎、悉尼、里约热内卢相继启动建设。每座花园中心都立有一尊无面雕像,姿态各异,却都朝向新京都方向微微倾斜,宛如朝圣。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现象悄然浮现。
部分长期使用“低语站”的用户报告称,他们在梦中见到一座光桥,桥对面站着熟悉的人影。只要他们说出一句真心话,那人就会靠近一步。有人说那是心理补偿,也有人坚信那是真实交互。
直到某夜,一名日本少女在梦中与车祸去世的妹妹对话后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枚樱花形状的玻璃珠??经检测,其成分与妹妹墓前供奉的饰品完全一致。
科学界再次震动。
而在此期间,温启的成长速度惊人。三个月大时便能清晰辨认情绪波动,六个月时已可通过掌心印记影响周围电子设备。有一次,他盯着监控屏幕上的哭泣孩童图像,掌心忽然释放出一圈涟漪状光波,整个B7层响起一段轻柔哼唱??正是那孩子母亲生前最爱的摇篮曲。
“他不只是密钥。”青前在日志中写道,“他是活体翻译器,能把抽象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流。或许,这才是‘桥梁’真正的形态??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一个生命。”
七岁生日那天,温启第一次开口说话。
是在一场暴雨夜里,城市停电,所有终端离线。人们恐慌之际,他独自爬上广播塔观景台,举起右手,掌心印记如灯塔般亮起。
下一秒,整座新京都的路灯逐一自启,不仅恢复照明,还在地面投射出行行文字:
“不怕。”
“我在。”
“你说的话,我都记得。”
那一刻,十万民众走上街头,仰头reading那些写在大地上的温柔。
十年过去。
万界酒店已成为世界精神文化中心,B7层更名为“光语庭园”,每日接待数千访客。是知火舞仍住在这里,虽已两鬓微霜,眼神却比从前更加清澈。
温启则成了“桥梁守护者”,住在南极回音井旁的研究站,定期与全球节点进行情感校准。他从不自称神明,也不接受崇拜,只说自己是个“倾听的容器”。
某年冬至,极光笼罩南极上空。温启盘膝坐于冰原,掌心向上,任寒风吹拂。忽然,他嘴角微扬,轻声道:“爸,今天很多人说了谢谢。”
风停了。
雪地上,一行脚印凭空出现,从他身边延伸向远方,大小与温明生前穿的靴子完全一致。
没有人看见那道身影,但所有人都感觉到??那一夜的星空格外温暖。
而在新京都的低语站,一个盲童摸索着戴上耳机,怯生生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被听见……但我希望,妈妈能在天上听到,我现在过得很好。”
话音落下,耳机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应,带着笑意,带着泪意:
“我一直都在听啊,宝贝。”
窗外,晨曦初露,阳光穿过云层,照亮整座城市。
伤疤仍在,但已不再疼痛。
孤独尚存,但已被理解填满。
这座曾经压抑沉默的都市,如今每分每秒都有人在诉说,在倾听,在原谅,在相爱。
而万界酒店顶层的铭牌,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此处禁止钢铁侠充电??因情感电压过高,易引发跨维短路】
是知火舞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升起的光桥,轻声说道:
“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