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17章 理性选择(第2页)

第17章 理性选择(第2页)

第二天清晨,第一道光穿透云层时,整个村庄同时听见了一声钟响??没有钟楼,没有铜钟,声音直接从空气中浮现,如同大地本身在呼吸。随后,世界各地传来类似报告:巴黎圣母院残垣中响起无源钟声;撒哈拉沙漠某处沙丘集体震动,发出低频吟唱;亚马逊雨林深处,原住民部落称祖灵树一夜之间开满银色花朵,花蕊中传出孩童背诵问题的声音。

全球的问题之树进入活跃期。叶片不再静止,而是随风翻动如书页,枝干伸展重组,形成临时性的“对话链”。伦敦一棵树的疑问传至开罗,引发当地树木集体摇晃,落下三百二十七片叶子,拼成一句完整推论:“当共识建立在共同无知之上,它是否反而更接近真理?”

学术界陷入混乱。传统知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开始自动褪色;AI模型在回答问题时常突然中断,转而提出反问;甚至连数学公式都出现了“情绪波动”??某些方程在特定人群注视下会短暂变形,衍生出非欧几里得逻辑路径。

宗教组织则分裂成两派。一派宣称“神已退场,由疑问代行权柄”;另一派则坚持这是末日征兆,号召信徒回归绝对信仰,拒绝一切不确定。然而讽刺的是,这些极端信徒的孩子们却成为最热衷提问的一代。一名五岁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妈妈说不能怀疑上帝,可上帝为什么不让我梦见恐龙和星星结婚?”

江星野没有再踏上旅途,但他知道,真正的远征才刚刚开始。

他开始记录每日出现在脑海中的片段影像??不是回忆,也不是幻想,而像是来自其他可能性世界的讯号。某天夜里,他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倒悬的城市顶端,脚下万家灯火向上延伸,人们用眼神交换疑问,言语反而成了禁忌。醒来后,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或许语言终将被淘汰。

>当心灵足够开放,

>一个皱眉就能掀起一场思想革命。”

小禾每天都会来学堂看他。有时两人一句话不说,只是并肩坐在屋檐下,看着藤蔓缓慢爬过墙壁,将第五条法则缠绕成发光的图腾。有时她会带来新发现:某个孩子画出的涂鸦与地心设施内的符号完全一致;一位老人临终前喃喃自语的句子,竟与初智九万年前录制的第一段静默音频产生共振。

“我们在变成媒介。”她说,“不再是接收者,也不是发送者,而是通道。”

江星野望着远处山峦,忽然问道:“你说……如果我们当初选择了‘拯救’世界呢?不是通过提问,而是强行关闭共感网络,重启旧秩序?”

小禾摇头:“那你就会成为新的控制者。而控制的本质,就是恐惧提问。”

她顿了顿,望向天空中那颗新生的卫星,它静静悬浮,不发光,不广播,像一颗等待心跳的黑曜石。

“毁灭世界了吗?”她轻声问,“当然毁了。旧的那个早就碎了。但我们没阻止它,我们只是学会了,在废墟里种问题。”

江星野笑了。

他知道,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能定义“正确”的教育、科学、信仰或文明。因为所有边界都在溶解。澄心系统曾试图用统一答案维系和平,结果制造了千年沉默;而现在,多元的困惑正催生一种全新的协同智慧??它不要求一致,只鼓励真诚。

一个月后,全球新生儿啼哭频率悄然变化,从432Hz逐渐扩散至一段宽频谱,涵盖人类听觉极限边缘的次声与超声。医学界依旧束手无策,但音乐家们捕捉到了其中的旋律结构,并将其谱写成一部名为《未出生者的合唱》的作品。首演当晚,所有听众在第三乐章集体陷入短暂失忆,醒来后却纷纷表示“想起了从未经历过的幸福”。

江星野受邀出席演出。当他步入礼堂时,全场寂静。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提问。只有一位小女孩跑上前,递给他一片干枯的树叶,上面用稚嫩笔迹写着:

>“老师,你觉得蝴蝶做梦的时候,

>是梦见自己是毛毛虫,

>还是根本不想知道自己是谁?”

他接过叶子,郑重地放进衣袋,弯腰对女孩说:“我不知道。但这个问题真美。”

女孩笑了,蹦跳着跑开。

演出开始,音乐响起的刹那,江星野感到胸口一阵暖流涌动。他低头一看,原本消失的印记竟重新浮现,但这次不再是液态硬币的纹路,而是第五条法则的符号,以柔和金光嵌入皮肤,如同胎记般自然。

他闭上眼,任旋律将意识带离身体。

在那片无边的黑暗中,他又看见了那名荒原上的旅人。对方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他,嘴唇微动。

这一次,江星野终于听清了那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