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协律郎 > 0494 仙童献寿(第1页)

0494 仙童献寿(第1页)

花萼楼左殿中,坐在最上方的乃是皇太子,再往下便是庆王、汝阳王等皇室子弟,以及其他皇亲国戚并百官各家品子。

相较于其他殿堂中的热闹氛围,这里的气氛要稍微沉闷一些。一则各家品子谨守礼数、不敢逾规,第。。。

花萼楼上,丝竹之声渐歇,舞姬们退场如云烟散去,只余下满殿余韵缭绕。圣人端坐龙椅,手中轻执玉杯,目光含笑扫过群臣,忽而转向太子李瑛道:“今日歌舞纷呈,朕心甚悦。然观诸子之中,寿王年少有礼,素行端谨,可堪嘉许。”言罢,又举杯示意,命赐金帛。

太子闻言,神色微滞,随即强作欢颜起身谢恩。他虽居储位,然自幼失宠于圣人,反观寿王李清??武惠妃所出之子,聪慧敏达,善音律、通诗书,每遇宴乐必献才艺,深得圣心。朝中早已风传“东宫不稳”之语,然无人敢明言。此刻圣人当众褒奖寿王,实乃无声之刃,直刺太子肺腑。

张岱立于回廊暗处,冷眼旁观,心中却已波澜起伏。他知此非寻常夸赞,而是政潮将起的先声。方才宋?登台献《龙池乐》,虽略有怯场,然调度有序,节拍精准,协律之能已初现端倪。圣人问及范敬孙儿,实为试探门第势力;而惠妃借机推举亲族,更显其内廷影响力之盛。如今连太子座前气氛都为之凝滞,可见后宫干政之势,已然悄然渗透至庙堂之上。

正思忖间,忽听楼外鼓乐再响,一队彩衣童子鱼贯而出,手持莲花灯,踏歌而来。领头者不过十二三岁,眉目清秀,举止从容,正是寿王李清。他缓步登台,向圣人长揖到底,朗声道:“儿臣不才,愿献《万岁乐》一曲,祝吾父千秋无疆,国运昌隆。”

话音未落,全场肃静。此曲本为太常旧谱,极少用于私宴,今由皇子亲演,意义非凡。张岱眉头微皱,暗觉不妥:此曲原为先帝驾崩时哀乐改制而成,寓意“承天继统”,若在此际奏之,岂非暗示皇权更迭?然未及细想,笛声已起,清越如泉涌石隙,童声齐唱随之而上:

“天临四海兮,日照万方;

龙飞凤舞兮,嗣续绵长。

万岁!万岁!万万岁!”

歌声嘹亮,穿透朱雀门横街,百姓闻之无不伏地高呼。圣人面露欣然,频频点头,竟亲自起身离座,走至栏边俯视,伸手虚扶寿王,口中连道:“好!好!真吾家千里驹也!”

这一幕落入太子眼中,如针刺心。他低头攥紧袖中玉笏,指节发白,终未言语。然坐在其侧的宰相张说却悄然侧目,与高力士交换一眼,彼此皆心照不宣。

张岱见状,心头一凛。他知道,今日这场宴会,表面是同乐共庆,实则暗流汹涌。寿王献乐,绝非一时兴起,背后必有高人指点??极可能是惠妃与其党羽精心安排。借童稚之口唱出“嗣续绵长”,既避讳了僭越之嫌,又巧妙传递了继承正统之意。而圣人欣然受之,等于默许其意。长此以往,东宫危矣。

此时,舞台灯光渐暗,伶人们再度换场。张岱趁机踱至后台,见宋?正指挥乐工调整编钟位置,额上汗珠未干,神情仍有些恍惚。他轻拍其肩,低声道:“方才那曲,你可听出异样?”

宋?一怔,摇头道:“只是太常旧谱,节奏规整,并无出格之处。”

张岱冷笑:“你以为《万岁乐》为何多年不用?此曲初制于贞观末年,专用于新君即位大典,后因忌讳‘催更’之音,遂束之高阁。今日重现于此,分明是有意为之。”

宋?脸色骤变:“你是说……有人借乐设局?”

“不止是局,”张岱压低声音,“是战。乐者,所以动天地、感鬼神,亦可移人心、定社稷。昔魏文侯听郑卫之音而怠政,秦二世闻《安魂曲》而亡国。今寿王以童子之身奏承统之乐,圣人欣然纳之,便是开了一个口子。往后每逢节庆,此类‘巧合’必将频出。待民心归附、舆情倒向,便是易储之日。”

宋?听得脊背生寒,颤声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岱沉默片刻,望向楼上灯火辉煌的主殿,缓缓道:“你我身为协律郎,职在调和阴阳、协理五音,不可妄议朝政。但若乐中有奸,岂能袖手?从今日起,你要记住三件事:第一,凡新曲进呈,必先考其源流;第二,排练之时,务必录下每一节拍变化;第三,若有异常,立刻密报于我,不得延误。”

宋?重重点头。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脚步传来,一名小黄门匆匆奔至,对张岱耳语几句。张岱神色微动,随即转身对宋?道:“太子召见,我去去就回。”

穿过层层帷帐,张岱步入品子殿偏阁。太子独坐灯下,面容憔悴,眼神却锐利如刀。见张岱入内,他挥退左右,沉声道:“八郎,你一向聪敏,且说与我听??方才那曲,可是冲着我来的?”

张岱跪拜行礼,坦然答道:“殿下明鉴。寿王年少纯孝,未必知情。然其所奏之曲,确有深意。臣斗胆直言,若无幕后授意,断不会选此冷僻古谱。”

太子冷笑:“母后早逝,无人为我撑腰。惠妃步步紧逼,圣人日渐疏远于我。就连这丝竹管弦之间,也要布下陷阱么?”

“殿下勿忧,”张岱劝慰道,“圣人虽爱寿王,然立储以嫡长,礼法昭昭,岂容轻易动摇?只要殿下持身守正,勤修德业,纵有千般谗言,亦难撼根本。”

太子叹道:“你说得容易。可你可知,昨夜我梦见自己被废为庶人,流放岭南,途中饥寒交迫,呼天不应……醒来时冷汗湿透衾枕。”说着,他猛地抓住张岱手臂,“八郎,你与我自幼相识,情同手足。若有一日大变突至,你会助我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