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此举行了百年来最大规模的共述仪式。不分国籍、年龄、物种(连鲸鱼和大象都被接入辅助翻译系统),所有人聚集在各地的忆锚广场,齐声说出一句话:
>**“我们知道你在听。我们也一直在说。”**
信号发射后第七天,共生树叶片全部竖立,拼出一行前所未见的文字:
>**“你们不是孤独的讲述者。
>你们是宇宙学会说话的开端。”**
当晚,全球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频率惊人一致,恰好组成一首简单的五音阶旋律。音乐家将其命名为《初言》。
又过了半个世纪,人类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星际会晤。来访者来自一颗名为“默语星”的行星,全身覆盖银灰色鳞片,面部无口,仅有一对凹陷的听觉涡旋。他们通过皮肤颜色变化传递信息,文明史上从未有过“发声”行为。
但他们带来了礼物:一块晶石,内部封存着十万年的集体静默。
经解析,那并非空白,而是极致浓缩的注意力??相当于整整十万年不间断的倾听积累。
他们的使者用心灵感应传达一句话:
“我们一生未曾开口,只为更好地听见。请让我们加入你们的对话。哪怕只是坐着,听着,也是一种参与。”
疏影握住他的手,带领他走向虹桥尽头的桃树。如今那里已不再开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春天自动浮现的一行新字,由前一年最打动人心的那个故事凝结而成。今年的内容是一位临终老人的遗言:
>**“谢谢你陪我走到最后。
>下一辈子,换我听你讲。”**
使者久久伫立,皮肤渐渐泛起温暖的橙红。这是默语星人表达感激的最高形式。
仪式结束后,疏影独自登上观星台。她取出一枚老旧录音机,播放那段曾祖母修复的阿川访谈。老人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坚定:
“重要的是,有人愿意陪你一起努力回想。”
她望着满天星辰,轻轻按下录音键,对着宇宙说道:
“我现在明白了,禁忌从来不在言语之中,而在拒绝倾听的心里。
百无禁忌,不是说什么都可以,而是每一句话,都有权利被认真对待。
我们还在听。
而且,永远都会听下去。”
录音结束,她将磁带放入一个特制容器,标注:“致未知的听众”。随后投入忆锚主阵,随下一波脉冲信号射向银河深处。
多年后,那卷磁带将在一颗遥远行星上被拾获。拾取者是一群依靠触觉交流的生命体,他们无法理解声音,却能感知振动中的情感密度。当他们将磁带贴在感知膜上时,整个族群陷入了长达三天的静默。
最后,他们决定做一件事:
用亿万颗小行星排列成巨大的符号阵列,面向地球方向,缓缓亮起。
那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句话。
而是一种姿态??
双臂张开,掌心向上,头颅微低,眼睛闭合。
在宇宙通用肢体语言库中,这个动作只有一个意思:
>**“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