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走过去,看了看她的画:“你画得很细致,但我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小林有些紧张地问。
“少了温度。”我妈笑了笑,“冬天不只是颜色,还有空气里的冷意、炉火的热度、人们的呼吸在玻璃窗上凝结成霜的痕迹。你可以试着用更柔和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情感。”
小林点点头,开始调整构图。她把原本规整的线条改成了柔和的曲线,又在画面中加入了一缕微风吹动的窗帘。
“这样是不是好一点?”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我妈轻轻点头:“不错,你现在开始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了。”
那天放学后,我妈破例请大家喝姜茶。她亲手熬的,加了红枣和枸杞。
“冬天嘛,就是要暖暖的。”她一边给大家盛汤,一边笑着说。
学生们围坐在画室的小圆桌旁,一边喝汤,一边聊天。气氛轻松而温馨。
“其实,”一位年轻妈妈忽然开口,“以前我觉得生活就是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可自从跟李老师学画画,我才明白,这些日常里藏着太多值得记录的美好。”
另一位退休阿姨也点头:“是啊,我以前总觉得年纪大了,什么都学不会了。可是现在,我发现只要愿意尝试,什么时候都不晚。”
我妈听着大家的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就是我想做的事。不是教你们怎么画得多像,而是让你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小林在一旁默默记下了这些话。后来,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
“李老师的画室,不是一个传授技法的地方,而是一个唤醒心灵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
几天后,我妈组织了一场“冬日写生”活动,地点就在小区后面的湖边。
“湖面结冰了,正是最美的时候。”她说,“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那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地上。我妈穿上了她最喜欢的那件厚呢大衣,头发随意地挽着,手里拿着一叠画纸。
我们一家三口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十几位学生。他们有的拿着水彩本,有的拎着速写板,还有人特意带来了手套和围巾。
“看那边的湖面,”我妈指着远处一片晶莹剔透的冰层,“它们反射着阳光,像是在诉说着属于冬天的故事。”
大家纷纷找地方坐下,开始画画。我妈则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来指点几句。
“别只盯着冰本身,”她对一位学生说,“要看看天空的倒影,还有树枝上挂着的雪。”
那位学生点点头,立刻调整了画面的角度。
中午时分,我们在湖边铺开野餐布,吃着我妈准备的便当。有热乎乎的鸡汤、烤红薯、还有她特制的姜糖。
“这是我妈小时候最爱吃的甜点。”她笑着给大家分发,“那时候没有超市,冬天全靠这杯姜糖暖身。”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轻松愉快。
“李老师,”小林忽然开口,“您觉得画画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吗?”
我妈想了想,回答道:“它不能直接给你钱,也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可以让你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
小林点点头:“我明白了。画画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记录生活,表达情感。”
那天下午,大家继续画画。我妈站在湖边,看着学生们专注的样子,眼里满是欣慰。
回家的路上,天边泛起了淡淡的晚霞。我妈手里拎着一个装满颜料的袋子,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妈,”我轻声问,“你觉得他们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她笑了笑:“他们学到的,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巧’,但他们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这个世界。这就够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们在平凡中寻找感动,在琐碎里体会幸福。
而属于我们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也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