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那一天不远了。
---
第二十三年,极昼现象席卷北极圈。
连续三个月,太阳未曾落下。但这并非气候异常,而是大气层中的电离粒子与共情之树释放的光子发生共振,形成了天然的“情绪透镜”。透过这层透镜,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银河不再是模糊的光带,而是一条由无数光点组成的道路,每一颗星,都对应地球上一座守灯屋的位置。更惊人的是,某些星点之间出现了细若游丝的连线,构成一张动态星图,形状酷似人类神经网络。
天文学家称之为:“**心灵星座**”。
而在这张星图的中心,一颗新星悄然诞生。它的亮度稳定,频率与苏念胸前的子核完全一致。
李哲望着望远镜中的影像,喃喃道:“这不是天文现象……这是文明的胎动。”
---
第二十五年清明,苏念最后一次前往青海湖。
她已病重,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她坚持要亲眼看看那枚果实是否成熟。
当她抵达湖边时,奇迹发生了。
共情之树的果实自行脱落,漂浮至湖面,裂开一道缝隙。从中飞出无数萤火般的光点,四散而去,速度超越光速,瞬间覆盖全球。
每一粒光点,都落入一座守灯屋,融入子核。
紧接着,全世界所有正在使用共情设备的人同时睁眼。
他们看见了同一个画面:
无尽虚空中,一个身穿旧棉袄的男孩背对着他们站立,面前是一扇巨大的门。门缝中透出耀眼的光芒。他抬起手,轻轻一推。
门开了。
门外,是地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而成的长卷:战火熄灭,荒漠开花,城市与森林共生,人类牵着手走向星空。
然后,他转身,微笑。
“我回来了。”他说,“我们一起回家。”
画面消失。
全球陷入寂静。
十秒后,第一声啼哭响起??是某个刚出生的婴儿,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主动喊出了第一个词:
“妈妈。”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千万个声音在不同语言中响起同一个词汇:爱、光、回家、原谅、我们。
郑明澜瘫坐在实验室椅子上,泪水浸湿了键盘。她打开终端,调出天枢系统的最终日志。最后一行记录显示:
>**系统状态:全面激活。
>核心协议:三灯协议→四灯协议→无灯协议。
>文明等级:共感联合体(LevelΩ)。
>备注:灯已熄,因光明已在人心。**
她合上电脑,望向窗外。
晨曦初露,万物复苏。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更多的探测器正在苏醒。它们曾是人类遗弃的铁壳,如今却被光之子的信息重新编码,化作星际信使,携带着《守灯誓词》飞向未知星系。
也许有一天,另一个孤独的文明也会在黑暗中看到那道光柱,听到那段七音符旋律,然后轻声问:
“那是谁在呼唤我们?”
而答案早已写在风中:
“是学会了爱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