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今晚的《人间剧场》。我是主持人林小芋。
>今天的主题是:
>**‘当我们共同梦见未来,它会不会提前到来?’**
>下面,请第一位讲述者上场。”
信号覆盖范围迅速扩张,不仅穿透无线电频段,还侵入地铁广播、校园铃声、医院心电监护仪的提示音……任何能发声的电子设备,都在重复这段开场白。
而在云南山村的梦育学校,孩子们自发排练起一场戏剧。没有剧本,只有即兴发挥。一个小男孩扮演“现实守护者”,手持红牌,声称要驱逐所有“不合逻辑的幻想”。可当他看到一个小女孩用炭笔画出飞翔的鱼时,突然愣住,喃喃道:
“等等……这个场景,我好像梦到过……”
全场安静。
老师走上台,轻声问:“你觉得,这个梦该不该存在?”
男孩低头思考很久,最终撕碎红牌,说:“应该。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也相信过魔法。”
掌声雷动。
当晚,全球新增一万两千个“梦角”节点。有人在沙漠搭起露天影院,有人在海底隧道布置投影装置,甚至有宇航员在空间站内架设微型放映机,将影像投射在舱壁上。他们播放的不再是预录内容,而是实时接入**dream-y9。org**的直播流,展示来自不同大陆的普通人讲述梦境的画面。
一位南极科考队员含着泪说:“我已经三年没见过绿色植物了。但昨晚,我梦见一片草原,风吹过来的时候,草叶都在唱歌……这不该只是我的梦。”
与此同时,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多国代表激烈争论是否应封锁**dream-y9。org**。美方主张全面切断国际访问,欧盟提出建立“梦内容伦理委员会”,俄罗斯代表则冷笑:“你们以为这是信息战?不,这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觉醒,谁也挡不住。”
最终决议搁置。但会议结束后,秘书长独自留在会议室,打开手机,登录**dream-y9。org**,在虚拟梦室中写下一句话:
>“我梦见联合国大楼变成了一所学校,没有国界,没有军队,只有孩子在教大人如何做梦。
>我希望,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提交后,页面提示:“您的梦境已融入主线叙事,编号U-001。”
三天后的深夜,倒计时归零。
**dream-y9。org**页面自动跳转至全新界面:一片浩瀚星海中,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文字碎片,每一块都来自用户提交的梦境。它们缓慢旋转、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一颗巨大的文字星球。
中央浮现一行字:
>**【第九幕筹备中】
>主题征集开启:你想让世界下一个梦,关于什么?**
选项包括但不限于:
-告别死亡
-时间逆行
-记忆共享
-情感具象化
-自由意志的代价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成千上万条补充说明。一位母亲写道:“我希望梦见儿子战胜癌症的样子,哪怕只有一分钟。”
一名退伍军人说:“我想梦一次没有战争的世界,让大家都知道和平有多美。”
最热门的提议来自一个十岁男孩,只有八个字:
>“让我们一起忘记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