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因捷而庆(第3页)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因捷而庆(第3页)

沈氏等人见大势已去,只得偃旗息鼓,乖乖接受核查。

“清田丈量”由此全面铺开。

秋分时节,第一批数据汇总完成:全国新增登记田亩一百八十万顷,预计年增赋税可支大军三年之用。赵孝骞阅毕奏报,当场赐酒三杯,笑谓左右:“章卿此举,胜过十万雄兵。”

可章?并未松懈。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冬月初七,西北急报:西夏遣使入贡,请求重启边境互市,并愿归还此前侵占的两座寨堡,条件是宋廷减免岁币三成,并允许其商队自由通行秦凤、熙河诸路。

朝会上,争议四起。

主战派认为这是西夏示弱之兆,应趁机施压,迫其彻底臣服;主和派则担忧边衅再起,耗损国力,主张接受条件,换取和平。

章?沉默听完各方陈词,起身道:“诸位可知道,西夏今年遭遇百年大旱,草场枯竭,牛羊死尽,国内饥荒蔓延,盗贼蜂起。他们不是来求和,是来求活命。”

他环视众人:“若此时拒绝互市,断其粮道,不出半年,李乾顺必率残部南侵,届时战火重燃,受苦的仍是沿边百姓。反之,若开放互市,以丝绸茶叶换其战马皮毛,既可安其心,又能获实利,何乐不为?”

有谏官质问:“如此岂非助长其气焰?况岁币本已沉重,再减三成,国库如何支撑?”

章?淡然道:“岁币减三成,每年不过省二十万贯。而互市一旦开通,关税收入预估可达五十万贯以上。况且,我们卖给他们的是剩余物资,买回来的是急需军马。这笔买卖,朝廷赚了。”

赵孝骞抚掌而笑:“善哉!章卿所言,正合朕意。”

决议既定,使者奉诏西行。

临行前夜,章?独坐书房,提笔修书一封,寄往江南。

>“吾兄鉴:

>清田初成,边策再定,新政略有气象。然每思及昔日朝堂争执,唇枪舌剑,犹觉心悸。今始明白,治国不在雷霆万钧,而在顺势而为。如农夫耕田,不可急躁翻土,亦不可任其荒芜。唯徐徐图之,方得丰收。

>闻兄种菊盈园,诗酒自娱,甚慰。他日若得闲,愿携酒来访,共赏黄花,不谈政事。

>弟?再拜。”

信写完,窗外月色正好。他吹熄烛火,仰望星空,忽觉一身疲惫,却又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在一个腐朽与希望交织的时代,试图重建秩序,而不陷入新的专制。

他也知道,终有一日,会有另一个年轻人站在政事堂前,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同他曾目送子厚那样。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

而此刻,他只想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衡,哪怕只是多撑一年,多救万人。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政事堂匾额上,“公正持衡”四字熠熠生辉。

章?整衣而出,步入大堂。

新的一天开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