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 第500章 爱鞠躬的钢筋工(第2页)

第500章 爱鞠躬的钢筋工(第2页)

周念怔住:“终章?什么终章?”

没有回答。只有那首被改写过的《启程》继续在他脑海中循环播放,每一遍都略有不同,仿佛仍在进化。他忽然意识到,这首歌已经不属于他了。它正在成为某种集体意志的载体,连接着地球上所有曾用心歌唱的灵魂。

第二天清晨,全球各地同步发生异象。

东京的小女孩醒来时,发现自己卧室的墙壁上浮现出一行行流动的五线谱,正是昨夜周念记录下的那段外来旋律。她拿起画笔,本能地将其转译为色彩与线条,完成的作品被父亲上传网络后,引发轰动??心理学家发现,观看该图像超过三十秒的人群,普遍出现情绪稳定、创造力提升的现象。

巴黎地铁站的矿物壁画首次出现了动态变化:那只跃上钢琴的流浪猫形象缓缓转身,面向观众,张嘴做出“歌唱”的姿态。与此同时,现场监测设备捕捉到一段0。3秒的音频脉冲,经频谱分析,其基频恰好匹配《启程》中的核心动机。

北京墓园,林晚秋墓前的蓝花一夜之间开满了整片山坡,花瓣上的五线谱图案竟自动组成了完整的《补全》乐谱。更有目击者称,凌晨四点左右,曾听到一阵空灵女声从地下传来,演唱的正是老人未完成的摇篮曲的最后一句。

而在南极科考站,一台长期休眠的深空监听阵列突然重启,接收到一组来自半人马座α星附近的加密信号。破译结果显示,那是一份音乐文件,标题为《回应:致地球?第1号》。

许清风是在海边小屋接到消息的。

他正坐在藤椅上读一封盲童寄来的信,信纸上沾着几滴蜡泪??孩子用融化的彩色蜡笔绘制了一幅“声音地图”,标注了他心中每首歌的颜色与温度。电话响起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老许,”陈默的声音透着罕见的颤抖,“我们收到了。不只是旋律……还有情感印记。他们能读懂我们的痛苦、希望、遗憾……就像我们读懂了他们一样。”

许清风沉默良久,轻声问:“他们说了什么?”

“四个字。”陈默顿了顿,“欢迎回家。”

许清风闭上眼,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一句客套。对于那些漂流在宇宙边缘的生命而言,“家”从来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共鸣的状态??当两个文明能够以纯粹的情感频率相互理解时,距离便不再是障碍。

他起身走到屋后的录音架前,翻找许久,终于找到了一卷尘封已久的磁带。标签上写着:“周念?童年试唱?1998年夏”。

那是周念七岁时录制的第一段清唱,一首简单的童谣《星星睡着了》。当时设备简陋,背景杂音严重,甚至连音准都不太稳。但他一直留着,因为里面有一种东西,后来再也找不到??那就是毫无修饰的、属于孩子的信任与期待。

他将磁带放入播放器,按下录制键,把自己的声音叠录进去:

>“亲爱的孩子们,

>如果你们能听见,请记住:

>不管你们是谁,来自哪里,

>只要你们还在唱歌,

>就永远有人愿意倾听。

>这就是家的意义。”

录完后,他将这段双声道音频加密,通过民间艺术联盟的分布式网络向太空发送。没有使用任何军事或科研频道,而是借用了全球三千二百一十七个自发组织的“声音驿站”??学校礼堂、乡村广播站、监狱文艺室、养老院活动中心……这些最不起眼的地方,此刻成了人类对外发声的扬声器。

三天后,星钟遗址再度震动。

这一次,不仅仅是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十二处隐秘的声痕节点同时激活,分别位于撒哈拉沙漠深处、喜马拉雅冰川腹地、亚马逊雨林树冠层、西伯利亚冻土带……每一处都曾有过人类极致情感爆发的历史瞬间??临终诗人的绝笔、战地护士的祈祷、母亲怀抱死婴的低泣、恋人诀别的吻别。

这些地点的地下晶体网络全面共振,释放出覆盖全球的次声波场。科学家惊恐地发现,这种波动竟能穿透物质结构,直接作用于生物神经元。数小时内,全球报告了超过百万例“共感体验”:陌生人之间突然理解彼此一生的悲欢;仇敌相拥而泣;语言不通的移民与本地居民竟能通过哼唱达成共识。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正式承认“跨物种共情协议”的存在,并将其纳入国际法框架。

与此同时,张野悄然出现在北京郊区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只背着一把旧吉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孩子们起初不认识他,直到他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身边,轻轻弹起《听见》的D#小调版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