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也懒得想了,有操心儿子的工夫,不如去安置新来的流放犯人。
没错,新的第一批流放犯人又要到了。
薛明成薛大人真的不负重托,把江南一批又一批豪强抄家流放。
全都弄到昌河州。
听说这一批,至少有两千多人。
好啊,这么多人,又能开出不少荒地。
这些豪强在家乡正事不干,流放之后倒是皮实又好用。
还真是垃圾放错了地方。
而这里流放过来的人里,还真有会养牲畜的。
纪楚挑眉。
别的也就算了,养殖业好像可以开始搞了。
第121章
漳兴三年,四月中旬,昌河州。
这个时节的昌河州,正是忙碌的时候。
各地麦子跟大田都种了庄稼,该除草除草,该浇水浇水。
施肥?
本地肥沃的黑土地,用不了多少肥料。
各地草长莺飞,又是新的一年。
今年还多了不少期盼。
官田的麦子良种,以及棉花育种,都是未来的希望。
多数昌河州百姓想到这些,便忍不住高兴。
各个县里派去的农人,更是传来好消息。
棉花种是真的,教他们种棉花的夫子更是厉害。
反正大家等着好消息吧。
顶多一两年时间,大家都能穿上棉衣!
这样的消息,足够让大部分人重拾希望。
只要有了棉衣,冬日就不会那般的漫长了。
可纪楚知道,高兴的一直是大部分人。
还有一小部分靠着兽皮买卖的猎户商户并不高兴。
这事他心中早就有数。
到昌河州之后,刘知州就同他讲过兽皮买卖跟猎户们的生计。
一直都说,这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地人靠着渔猎为生,并非胡乱讲。
虽说随着时间推移,昌河州来了不少种地为生的农人,可渔猎为生的人不在少数,至今也能占个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