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雪满龙刀 > 0483谋局(第1页)

0483谋局(第1页)

四圣同天!

浩瀚圣威如渊如海。

整个苍穹仿佛不堪重负,空间裂痕如同破碎的蛛网,在四股磅礴气机交织下时隐时现,流淌出混乱的虚无罡风。

神京城千万生灵,在这前所未有的威压之下,噤若寒蝉。

战场附近的所有武道强者,此时心神剧颤,连抬头仰望都需莫大勇气。

别说是四圣同现的奇景。

过去数百年,便是偶尔有幸能目睹任何一位圣人踪迹,都足以成为一州一域代代相传的传说。

今日之景,千古未闻!

太平教道主那张悲悯淡然的老脸上。。。。。。

风自东海而来,带着咸腥与潮气,卷过礁石嶙峋的海岸线,在渔村上空盘旋不去。那支断笛在少年胸前轻轻晃动,忆辉芽已不再只是嫩绿,而是泛出青铜般的光泽,脉络如经络般延伸至衣襟边缘,仿佛整片植物正悄然融入他的血肉。

他站在海边,望着远处渔船被一群海豚围住的画面??它们跃出水面的姿态整齐得近乎仪式,每一次腾空,嘴部开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岸边那座用旧船板搭成的“忆辉屋”。渔民们起初以为是异象,有人想驱赶,可当一位曾参加共读仪式的老艄公颤声模仿那口型时,全场寂静。

“记得我们吗?”

不是人语,也不是动物本能,而是一种跨越物种的记忆回响。老艄公流泪道:“五十年前……那场‘沉舟焚网’……他们说要清理‘叛港渔民’,一夜之间烧了三百艘船,活埋七十二个不肯签字认罪的老舵手……那些人最后喊的,就是这句话……‘记得我们吗?’”

少年闭上眼,忆辉在他体内震颤,像有千百根细线从胸腔延伸出去,连向海底、连向风中、连向每一只跃起的海豚。他忽然明白:忆辉不止复活人类的记忆,它也在唤醒那些曾与人共生却被历史抹去的生命之声。

秃毛鸡蹲在断桅上,叼着半条晒干的小鱼,语气罕见地认真:“你听过‘海语者’的传说吗?古时候有种人能听懂潮声里的哭笑,靠的是心不是耳。后来律巡怕他们串联南北民怨,把最后一任海语者钉死在灯塔顶上,让他睁着眼看自己的徒弟一个个被灌泥封喉……从此,海就不说话了。”

“但现在,”少年低声接道,“海开始说了。”

当晚,风暴突至。雷光撕裂夜幕,浪头如墙般拍向村落。就在最猛烈之时,海面中央浮现出一片巨大阴影??那是沉没已久的“归渔号”残骸缓缓升起,木板腐朽却结构完整,甲板上竟站着数十个透明身影,手持渔灯,口中无声吟唱。

少年毫不犹豫跃入海中。

冰冷刺骨,水流如刀割肌肤,但他胸前的忆辉芽骤然发光,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光膜将他包裹。他听见了??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灵魂深处响起的歌声:

>“潮来不为捕,只为唤名归。

>网破犹织梦,魂散未肯飞。

>我非逃兵也,我是守岸人。

>若有后来者,请代我立碑。”

歌声未歇,海底沙层翻涌,一根断裂的竹简随波漂来,上面刻着模糊字迹:“天启九年六月十七,东海三十六渔村联名上书,请求减免盐税以救饥荒。奏章未达御前,反被定为‘聚众胁君’,主笔九人斩首示众,余者流放南海绝岛,船只尽毁,户籍除名。”

少年紧紧攥住竹简,泪水混入海水。他知道,这又是一段被官方史书彻底抹去的真相。而更令他心悸的是,这支《缄言录》从未记载的内容,竟是由海洋本身保存下来的。

他浮出水面时,天已微明。海豚群仍围绕渔船游弋,但这一次,它们不再重复那句“记得我们吗”,而是集体潜下,用尾鳍拍打出一串奇特节奏。岸边精通古乐的老乐师颤抖着记录下来,对照《失传音谱》后惊呼:“这是‘水鸣调’!失传三百年的海上祭魂曲!只有在亡灵归来之夜才会响起!”

少年当即取出断笛,迎着初升朝阳吹奏回应。笛声与海浪共振,引得整片海域泛起银光。那些从沉船上走出的魂魄逐一转身,面向陆地深深鞠躬,然后化作点点荧光,汇入少年胸前忆辉芽中。

翌日清晨,渔村孩童在沙滩发现无数贝壳排列成行,组成一行大字:

**“你说出我们的名字,我们就不会消失。”**

与此同时,忆辉学院传来急报:西北兵俑阵发生异变??三千陶俑虽已哭过一场,但近日来每日黄昏必齐齐转向东方,mouths张开却无音,唯有胸腔内发出低频震动。经学者测定,频率竟与《缄言录》第四卷朗读声波完全一致。

“他们在学说话。”首席研究员写道,“不是模仿,是试图发声。或许……他们还想讲更多事。”

少年决定重返西北。

途中经过一座废弃驿站,墙上残留着斑驳题诗,墨色早已褪成灰褐,唯有一句尚可辨认:

>“宁做无舌犬,莫为多言人。”

下方被人新刻了一行小字,笔迹稚嫩却坚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