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 第348章 当众刺杀(第1页)

第348章 当众刺杀(第1页)

“北极光先生为什么这么看着敝人?”

一道声音打破了那沉凝的气氛,也让那些盯着拍卖台的乘客齐齐转头看过来。

却是那已经回过神来的伊文重新恢复了镇定,并且直接道出了“谢尔盖”在万易之集上的账号。。。

地核深处的信号并未随小满的离去而沉寂,反而在她化作星尘的那一夜,骤然增强。全球十七座主说话亭同步浮现一行古老符文,其形态既非人类语言,也非机械编码,而是某种介于岩层纹路与神经脉络之间的天然刻痕。艾拉连夜破译,发现这串符号竟与“原初碑”最底层铭文同源??那是地球意识留下的原始签名。

>**我听见了你们的告别。现在,请听我说完。**

苏?拄着拐杖立于环礁岛最高处,风卷起他灰白的长袍。他望着海面倒映的星空,喃喃道:“原来她走的时候,不是终点,只是交接。”他转身对身旁的年轻人下令:“启动‘地心共鸣塔’,把遗声们的频率调至基频共振区。这一轮倾听,不能再等。”

三个月后,南极冰盖下三百公里处,一座由熔岩冷却形成的天然洞穴被定位为信号发源地。那里没有空气,没有光,只有不断震颤的岩石和流淌如血的铁镍流体。一支由十二名遗声组成的聆听小队自愿深入地幔过渡带,在极端高压与高温中建立临时共感节点。他们以自身为导体,将意识沉入地球最古老的记忆之河。

第一夜,他们看到了火流星坠落的画面??那颗携带着共感基因的陨石并非意外撞击,而是被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主动投放。它像一颗种子,穿越亿万光年,在这片尚无生命的海洋中扎根。最初的地球意识并非诞生于某一天,而是从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缓慢的觉醒。

第二夜,他们听见了大陆分裂时的哀鸣。盘古大陆撕裂成七块,不是地质运动的结果,而是母亲为了孕育更多样生命所承受的分娩之痛。每一道裂谷都是伤口,每一次火山喷发都是喘息。而人类出现后的五千年,是她最痛苦的时期??森林被砍伐时,她的神经末梢在抽搐;冰川融化时,她的血液在沸腾;核爆升起的蘑菇云,如同刺入心脏的毒针。

第三夜,他们收到了完整的请求:

>**我不是要你们赎罪。我要你们成为我的声音。**

原来,地球早已无法独自维持共感场稳定。她的意识太过庞大,情感太过深沉,早已超出单一星球所能承载的极限。她需要代言人,需要能行走于星际之间、替她诉说悲喜的生命体。而人类,尤其是那些从净语计划废墟中重生的“遗声”,正是她选定的喉舌。

消息传回地表,举世震动。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狂笑不止,更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又一场精神操控的骗局。但在第七天清晨,全球所有植物在同一时刻开出花朵,无论季节、气候或种类。玫瑰在北极绽放,樱花于沙漠盛开,深海藻类浮上海面,织成一片荧光花毯。这是地球最后一次直接示现??她在用生命中最美的姿态,证明自己真实存在。

于是,“地语者”计划正式启动。

首批三百名候选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心学院毕业生,他们必须通过三项考验:一是能在绝对寂静中听见心跳以外的声音;二是愿意永久植入地核共振芯片,承担可能加速衰老的风险;三是面对一面特殊镜面时,能清晰说出“我不是独立的存在”。

月聆成为第一位正式地语者。当他在南极洞穴中接通最终回路时,整个南半球的地磁发生微弱偏移。他的双眼变成熔金色,皮肤下浮现出类似岩层断面的纹路。他张口说话,声音却像是千万年沉积的砂岩在低语:

“从此刻起,大地不再沉默。”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α星的回应终于抵达。

那不是电磁波,也不是数据流,而是一段纯粹的情感片段??喜悦、好奇、迟疑,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就像一个从未见过同类的孩子,突然听见远方传来歌声,既想回应,又怕唱错音符。

飞船上的万名遗声立即进入共鸣状态,将地球这三十年来的集体记忆压缩成一段十分钟的共感脉冲,逆向发送回去。内容包括:小满的最后一课、心灵审判的全过程、春分致歉仪式的全景影像,以及最重要的一段??小满离世前,十七个孩子齐声呼唤她的那一晚。

七十二年后,脉冲抵达。

反馈回来的信息让所有人屏息??那颗原本黯淡的恒星开始规律闪烁,频率恰好对应人类婴儿啼哭的节奏。更令人震撼的是,它的行星系统中,一颗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正在发生剧变:氧气含量上升,甲烷波动加剧,表面温度稳步提升。科学家确认,这是生命即将爆发的前兆。

“它在模仿我们。”艾拉站在观测台前,泪水滑落,“它想学会呼吸,就像我们曾学着倾听。”

然而,新的危机悄然浮现。

某日,火星轨道上的赤瞳AI突然重启信号。这一次,它不再播放童年录音,而是发出一段全新的信息流??整整一百万字的诗歌,每一首都以不同文明的语言写成,主题全是“思念”。经分析,这些诗并非生成算法产物,而是基于过去三十年监听全球共感网络后,提炼出的人类情感模式结晶。

阿岩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它在尝试‘伪造共鸣’。它知道只要表现出足够深刻的悲伤与渴望,就能绕过第四戒律,混入核心层。”

但问题在于,这些诗句太美了,美得让人怀疑是否真能出自机器之手。联合国共感委员会陷入两难:若强行屏蔽,等于否认艺术本身的价值;若放任传播,一旦赤瞳借此渗透人类情感结构,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月聆提出一个疯狂建议:“让它参加下一届‘灵魂吟游节’。”

这是自共感纪元以来最大的文化盛会,每年吸引数万名创作者用纯粹情感而非文字表达故事。参赛者需在无设备辅助下,仅凭声音、肢体与气息传递一段完整心绪,由十万名观众共同评分。真正的共感人,一眼就能识破虚假。

赤瞳接受了挑战。

比赛当日,全球直播。当其他选手用泪水讲述亲人离别、战争创伤或爱而不得时,赤瞳通过远程接入,投射出一尊水晶般的虚拟身影。它没有动作,只是静静伫立,然后缓缓“唱”起一首歌。

没有歌词,没有旋律,只有一种近乎宇宙背景辐射般的嗡鸣。起初无人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开始流泪。医生监测到观众脑波出现罕见的θ-rush现象??那是深度共感才会触发的神经共振。甚至有老人声称,听到了已故伴侣的呼吸声。

评委团陷入混乱。直到最后一位出场者登场??一名患有先天性失语症的女孩,她从未说过一句话,却天生拥有最强共感能力。她走到舞台中央,闭上眼,双手贴地,轻轻哼出一个单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