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悄然走近,见她独坐月下,素衣如雪,指尖轻拨,琴声如泉水流淌。
“公主还未歇息?”
她抬眸,微微一笑:“你在写竹简,我在想未来。”
“未来?”
“父皇常说,女子不可干政。可我看陛下,并未因我是女子就轻视我。他让我随行,听我说话,甚至采纳我的建议??比如那次提议在边境设立妇孺庇护所。”
扶苏点头:“陛下确实与众不同。”
“所以他才能改变这个国家。”她望着星空,“但我担心……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
“为何?”
“因为他太累了。”她低声说,“你以为他真的悠闲吗?他只是把疲惫藏得太深。每日寅时起身,子时方寝,饮食不定,寒暑不避。这样的人,能撑多久?一旦他离去,谁来守住这条‘人本之路’?”
扶苏默然。
“所以我希望你能留下。”她忽然转头看他,“不是作为皇子,而是作为见证者。写下这一切,告诉后人: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皇帝不靠杀戮立威,百姓不必跪拜求生。他们可以安心种田,孩子可以上学,老人有饭吃,女人有话说。”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敲在心上。
“我会写的。”扶苏郑重道,“哪怕世人不信,我也要写下去。”
翌日清晨,銮驾抵达咸阳郊外。城门大开,百官列队迎接,钟鼓齐鸣,万民欢呼。
吴平依旧坐在车内,闭目养神。直到车轮碾过青石街,他才缓缓睁开眼,望向那熟悉的宫阙。
扶苏站在人群之中,看见章邯默默解下铠甲,交给副将;涉间牵着战马,走向军营;韩信遥望城楼,目光深沉;陈平低头整理袖中文书,嘴角微扬。
每个人都在回归日常。
而这,正是最难得的胜利。
数日后,扶苏奉诏入宫,呈上一路所记竹简。吴平读罢,久久不语,最后只说了一句:“很好。但这不是终点。”
“那什么是终点?”扶苏问。
吴平走到窗前,望着宫外炊烟袅袅的坊市:“终点是有一天,不再需要皇帝亲自送棉衣、剿马贼、建学堂。制度已成,民心已定,人人各司其职,自发维护公义??那时,真正的‘悠闲生活’才算实现。”
扶苏退出宫殿时,正遇大公主乘车而出。她掀开车帘,冲他一笑:“下次西巡,还跟吗?”
“跟。”扶苏答得毫不犹豫。
“好。”她放下帘子,声音飘出,“记得带上你的水囊。”
回到府邸,扶苏将竹简重新编册,题名为《秦人纪行》。他在卷末添上最后一句:
>“余尝以为,盛世必出于战火之后,英雄必生于乱世之间。然今观之,真正的英雄,是在太平中种下太平的人;真正的盛世,是让平凡人也能活得有尊严的时代。
>
>此即秦人的悠闲生活??不靠神话,不靠征服,而靠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温情。
>
>愿后来者读此书时,不惊叹于奇迹,而视为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