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东方破晓,第一缕阳光洒落井口。
奇异的是,干枯多年的井底,竟冒出一点嫩绿芽尖,在晨光中轻轻摇曳。
众人屏息。
那是……生命。
三年后,洞渊宗迎来前所未有之盛况。
外门设立“无灵根特训营”,由林小满亲自执教。她不教引气,不授法诀,只带弟子们砍柴、挑水、扫院、煮饭。她说:“剑道始于平凡,归于本心。”
内门则重启“双星祭”,不再选拔天才,而是考验心性。每年选出九人,进入轮回井畔静修七日。过去三年,共有二十一人完成试炼,无一人疯癫,无一人殒命。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口古井旁,竟长出一棵桃树。春来花开,粉霞漫天,花瓣落地不腐,反而化作灵气滋养方圆十里。
有人说,那是秦惜君与李仪的魂魄所化。
也有人说,那是“隐契”重生的象征。
唯有林小满知道,那天清晨,她在昏迷中梦见两位师父站在桃树下,相视而笑。
>“我们很好。”秦惜君说。
>“别担心。”李仪道。
>“继续往前走,别回头。”
她醒来时,唇边带着笑。
此刻,她站在桃树下,望着新一代弟子练习《太初九章》。
一个小女孩摔倒了,膝盖渗血,却咬牙爬起,继续挥剑。
林小满走过去,轻轻拍拍她肩膀:“疼吗?”
女孩摇头:“不疼!我以后要当宗主,不能怕疼!”
林小满笑了,从怀中取出一枚新制的玉佩??仍是双鱼缠绕,但颜色已变为纯白。
“拿着。”她说,“这不是命令,是邀请。你想走多远,就走多远。没人逼你牺牲,也没人要求你完美。只要你记得,为何拿起这把剑。”
女孩郑重接过,眼中闪着光。
风起,桃花纷飞。
林小满仰头望去,仿佛看见九天之上,两道身影并肩而立,久久未散。
“师父,师兄。”她轻声说,“我过得很好。洞渊,也很好。”
地底深处,混沌翻涌。
秦惜君睁开眼,望着虚空中的桃树投影,轻声道:“你说她能走多远?”
李仪笑了:“比我远。”
“为什么?”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走。”他说,“她有师父,有同门,有整个洞渊陪着她。”
秦惜君望向那群练剑的少年,剑光如虹,惊起飞鸟。
“是啊。”她轻叹,“时代变了。”
“但我们还在。”李仪握住虚空中看不见的手,“只要剑心不灭,我们就永远不会消失。”
风再次吹下地表的气息??桃香、酒气、少年们的笑声。
他们听着,记着,守着。
洞渊不灭,剑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