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 第433章 唐文 原来是馋我身子(第2页)

第433章 唐文 原来是馋我身子(第2页)

这不是巧合。

宇宙不仅听见了,而且做出了精确回应。

林澜连夜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们分析了信号结构,发现它包含了与《无声之声》完全对应的共振模式!就像……就像对方用同样的方式,回敬了一句‘我也在这里’!”

文弟沉默良久,只问了一句:“它用了哪种情感编码?”

“悲伤中带着希望。”她说,“评分9。8,接近人类临终告白的强度。”

挂断电话后,文弟走出屋子,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角,露出几颗寒星。他忽然想起七岁那年,母亲带他去海边捡贝壳。她捡起一枚螺旋纹的螺壳,贴在他耳边,笑着说:“听,这是大海的心跳。”

那时他不信,觉得只是风声。

现在他懂了。

所有的倾听,本质上都是一场信任的冒险。你把声音交给世界,不知道它会不会坠入虚无,还是终将抵达某个角落,被人温柔接住。

三天后,南屿夏令营的孩子们迎来了最后一课。

导师们没有讲课,而是带领他们走进一片红树林沼泽。每人手中仍握着那只空白胶囊,但这次的任务不同:**找到一个你觉得‘从未被听见’的地方,把胶囊埋下去,然后说一句话,哪怕没人回应。**

盲童小姑娘被一位志愿者牵着手,走到一棵老榕树下。树根盘错如网,形成一个天然的洞穴。她蹲下身,把胶囊轻轻放进去,然后贴着树皮,小声说:“我叫小禾,我喜欢唱歌,可是没人听我唱完过一首。”

话音落下,风忽然停了。

片刻后,树洞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响??不是她的原话,而是一句陌生女声,温柔地说:“小禾,我现在听你说。”

所有人都愣住了。

技术团队紧急排查,确认现场未安装任何播放设备。那段声音,是树体本身传导出来的吗?还是……某种尚未理解的自然共鸣?

更诡异的是,同一时间,世界各地参与“埋声行动”的孩子,几乎都听到了类似的回应。

一名聋哑少年在冰岛火山岩洞中写下:“我想知道我的名字用声音说出来是什么样。”

几秒后,洞壁传来低沉的震颤,仿佛大地在模仿发音。

一位孤儿院的女孩在沙漠枯井底埋下胶囊:“我忘了妈妈长什么样子。”

当晚,沙丘表面结出一层薄霜,霜纹竟拼出了一个模糊的女人笑脸。

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

但文弟知道,这是“拾遗计划”真正意义上的觉醒??当足够多的真实声音回归世界,大地开始学会替人类记忆。

一个月后,第一所国际“沉默学堂”分校在肯尼亚建立。课程内容与东北林场一致,但加入了新环节:**每晚十点,全体学员围坐一圈,轮流播放一段陌生人寄来的语音,听完后不做评论,只拥抱身边的人三秒钟。**

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在听到一段越南老兵讲述战争创伤的录音后,突然扑进旁边同学怀里嚎啕大哭。他后来告诉老师:“我不是伤心,我只是……第一次觉得,原来别人也会疼。”

与此同时,“星际回声使团”正式启动首次宇宙投送计划。但他们采纳了文弟的建议:**不使用精英团队录制的“完美音频”,而是以“拾遗计划”数据库为基础,随机抽取一万条普通人的留言,混合成《地球心跳?初版》。**

其中包括:

-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重复念叨的“回家”;

-巴西贫民窟女孩在枪声间隙录下的生日愿望;

-冰岛老人独自守灯塔三十年的最后一封独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