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句来自东北林场纪念碑前的童年心声:“我要办一所学校,让每个人都能大声说话。”
2025年春分之夜,信号从南美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奔向半人马座α星。
全程直播。
文弟没有观看。
他坐在回声居门前,陪着那个叫小禾的盲童女孩,一起用陶土捏制新的陶瓷胶囊。泥土在指间旋转,留下指纹的沟壑。女孩一边捏一边哼歌,跑调得厉害,但笑容灿烂。
“文叔叔,你说外星人会喜欢我的歌声吗?”
他摸了摸她的头,像当年母亲摸他那样。
“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懂。”
“但我知道,只要有人愿意唱,就一定有人愿意听。”
夜深了。
海风卷着盐粒拂过石阶,一如往昔。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那颗被命名为“回声之星”的行星表面,裂缝仍在蔓延。光从中溢出,越来越亮。地壳之下,亿万年的沉默终于松动。那些曾被认为永远失落的声音??母亲的摇篮曲、战士临终前的呢喃、恋人未寄出的情书、孩子第一次叫“爸爸”的瞬间??全都苏醒了。
它们不再等待被挖掘,而是主动涌向地表,顺着星球的震动脉络,汇入太空。
就像一颗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地球上,所有正在运行的录音设备再次自动开启。
这一次,播放的不再是“本源谐波”。
而是一首歌。
没有歌词,没有乐器,只有无数个声音交织在一起:
有笑,有哭,有喘息,有低语,有呐喊,有沉默。
物理学家说,这是跨维度声场耦合现象。
神学家说,这是神在回应祷告。
而文弟知道??
这是世界,在替所有人歌唱。
他站起身,推开回声居的大门,将最后一段音频上传至“拾遗计划”主服务器。
文件名很简单:**《我在》**。
提交完成后,他望向大海。
潮水正缓缓退去,带走今夜最后一片月光。
而在看不见的海底,无数陶瓷胶囊静静沉睡,像埋藏在时间尽头的种子。
总有一天,它们会被某双手拾起。
总会有人,愿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