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韵仪说着这几个月的安排,“我派人去西宁府买了三千头小羊,借给百姓养。整个昌州府,只有青云山脉有像样的木头,我叫人挑着砍了些,到明年开春,应该就能用来做织机。
阿染说昌州府不合适种庄稼,那就种麻吧。阿染的新式织机出世,会多种麻的农人肯定不少。我让阿娘的送粮队下回再来时,带多多的苎麻种子来。
另外,天冷了土冻住,坎儿井不好挖,安排这些人做什么,阿染有想法么?”
林染想了想:“等天赐她们回来,一起商量下,反正不能闲着。”
一万名青壮每天光吃饭就花一百五十两银子,闲着没事干,林染想想都难受。
易天赐和蓝蓝也没什么好主意。
下了雪天冷了,百姓们都是在炕上睡大觉。醒来也就是打个草鞋,搓搓麻,纺线织布。
昌州府那年大旱,麻都干死了。这两年也没种下多少,况且,雨水不丰,麻的长势也不行。
这一万人,从夏天就在挖井,家里也没麻可搓。家里的麦子都是村里人收了,草鞋都没得打。
“还叫她们回去么?”易天赐纠结,“得赶紧定下来,要打柴过冬。”
夏日,这些人直接露天席地躺下就睡。秋天开始是就近挤在附近村子里,反正空的村子,空的屋子多。
粮食给的充足,这些人都习惯了每日干活,干完活就能吃饱饭的日子,都不咋想回家去。
林染:“分队留在府城,府城外围不是有许多空屋子?还是集中供饭,这样省柴火。”
谢韵仪:“那就从百姓家中收苎麻秸秆,交给她们搓麻打草鞋,纺线织布。再从普通百姓中挑出一些人来,教识字算术,让这次出去的二百人都来讲讲,为开春更多人出去做准备。”
林染召来二十名护卫,和昌州府第一批走商的二百人。
每名护卫身后站十人,队队比着身姿端正,纪律严明。
“这次大家来回将近四个月,辛苦了。”林染笑道,“你们将会是日后梁国人人皆知的,长公主商队主事人。”
护卫们尚且还能忍住面上的激动,她们身后的十人,个个喜形于色,一双双眼睛亮得跟草叶上的光似的。
刘弦月就是其中之一。
她今年二十岁,第一次出昌州府,是四年前的大逃荒。
回想起来,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记忆里只有饿得心慌眼花,口渴和麻木。
麻木的跟着前面的人,日夜不停的往前走。路上不断有倒下的人,倒下了,就再也起不来了。还站着的,晃晃悠悠的往前,只有往前才有活路。
一直走到了安州府,被无数人避之不及后,她们被安顿下来。睡窝棚,每日有两碗粥喝。
后来,昌州府开始下雨了,她们又被遣返回来。靠朝廷赈济着过了大半年,直到地里有收成,才能吃顿饱饭。
但是日子也不好过,这地界,就跟受了诅咒似的,总是歪风邪雨不断,庄稼收成就没有好过。
这次跟着长公主出去,她是听说有工钱拿,才站了出来。
再一次出昌州府,境况截然不同。
长公主坐马车,护卫们骑马,她们居然也是乘驴车。
一路吃饱喝足,住店,跟着护卫买货卖货。人人都是笑脸相迎,没有一个鄙夷嫌弃的目光。
到了柳树村,长公主还亲自倒水给她们喝。她们在那里,学会了将黄豆做成美味的豆腐,安装神奇的织机,听长公主亲自传授货品买卖的诀窍。
然后,她在村里教人做豆腐,得到了满村人崇敬的注视。在县城用新式织机织布,无数人瞩目、羡慕,是她整个二十年的人生,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荣耀。
现在,她觉得,她有了一份光明的前程。
“这几个月的工钱,今天发下去。你们看看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合适的人选带过来。通过考核的,开春之后,由你们带出去。”
刘弦月认真听着公主的话,没过多久,就拿到了公主亲自发给她的工钱。
整整八两银子!
才四个月而已,吃饭不算,纯得八两银子!
她从未拥有过的巨款。
刘弦月整个人激动得发抖。她还是那个没本事的村里人,但跟着长公主,就能吃饱穿暖,受人尊敬!
跟她一样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都目光熠熠的望着林染。长公主在她们心里,就是活的神仙!
这次卖豆腐方子和石膏粉,得的一千八百两银子,林染发下去一千六百两。除掉路上各种花费,加上买货卖货赚的,落林染手里,就只剩一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