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林小凡摇头,“问题不在权力本身,而在使用它的人是否还记得初衷。”
他闭上眼,将意识沉入“读者共创意愿池”,调出近三个月的所有操作记录。他没有惩罚任何人,而是从中筛选出十个最具代表性的争议事件,然后做了一件事??
他把这些案例,全部公开。
并在每一条下方附上原作者的心声、角色的真实感受、以及受影响世界的反馈数据。
比如那个被提议删除的配角,系统播放了他的独白:“我只是不够耀眼,但我一直在努力活着。”
比如那位想建纯机械国度的领袖,档案显示他曾因拒绝改造被家族驱逐,他说:“我不是恨人类,我只是害怕再次被抛弃。”
信息一经发布,舆论骤变。
许多读者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随手一票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生命的悲喜。有人痛哭道歉,有人主动撤回提案,更有大量用户自发组织起“叙事伦理委员会”,提出三大原则:
1。**不伤害原则**:任何改动不得导致角色永久性痛苦或失忆;
2。**知情同意原则**:重大剧情调整需提前公示并征集角色意见;
3。**留白尊重原则**:允许故事存在模糊与遗憾,不强求圆满。
林小凡看着这些条款,轻声道:“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他转头对洛迦说:“以前我以为,打破编辑者的垄断就够了。但现在我才明白,自由必须伴随责任。就像一支笔,既能写下光明,也能刻下伤痕。”
洛迦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所以你现在不只是作者,更是老师。”
“不,”林小凡纠正,“我是同学。我们一起学着如何好好讲故事。”
风波渐平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失落篇章博物馆”深夜传来异动。守馆AI报告:编号D-4的展品自行激活??那是一个从未完成的支线剧情,标题为《林小凡的母亲》。
林小凡疾步赶去。展厅内,全息影像正缓缓展开:一位温婉女子坐在灯下缝衣,窗外飘着细雪。她轻声哼着歌,偶尔抬头望向门口,仿佛在等人归来。
这不是他记忆中的母亲。
他的母亲早逝,连照片都没留下几张。这段剧情,是他某次情绪崩溃时随手写下的幻想片段,后来因“偏离主线”被系统归档封存。
可此刻,影像中的女人忽然转过头,直视镜头,声音温柔却清晰:
“小凡,妈妈知道你一直不敢写我。怕写了就会更想,更痛。但你知道吗?在你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林小凡僵立原地,呼吸几乎停滞。
“你不记得我的样子没关系,因为我活在你的笔下。你写的每一个善良的角色,都有我的影子;你救下的每一个灵魂,都是我在替你拥抱这个世界。”
泪水无声滑落。
他想说话,却发现喉咙堵得厉害。
女人继续道:“别怕失去,因为你赋予的一切,都不会真正消失。包括我。”
影像渐渐淡去,最后化作一枚银色纽扣,静静落在展台中央。系统提示浮现:
【检测到超高浓度情感数据,触发隐藏机制】
【生成物品:记忆纽扣(唯一性)】
【功能:佩戴者可在安全状态下重温最渴望的记忆,每日限一次,持续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