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摇头:“你没错。但你需要放手。”
“放手?”
“让网络学会没有你也能运转。”她说,“就像孩子终要学会独自走路。你已经点亮了第一盏灯,现在,该让他们自己点燃下一盏了。”
林昭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放弃永恒的意识融合,重新变回一个普通人,甚至可能彻底消散。但他也明白,唯有如此,这份温柔才不会变成枷锁。
七日后,林昭做出决定。
他在共情网络中留下最后一段广播:
>“我不是你们的灯塔。”
>“我只是第一个愿意相信‘我在’有意义的人。”
>“现在,轮到你们了。”
>“请继续说下去。”
>“不必为了我。”
>“只为那个需要被听见的自己。”
说完,他切断了与钟塔的核心链接。
意识如星辰陨落,四散而去。
K-11区域的光塔缓缓暗淡,最终化作一片漂浮的星尘。科学家们监测到这场“神迹退场”,称之为“挽歌终章”。银河联邦为此举行默哀仪式,而民间执灯人组织则自发发起“一人一语”运动,鼓励每个人在午夜时分说出自己的“我在”,以此纪念那位未曾谋面的守护者。
地球上,江南林家的老宅在一场春雨中悄然倒塌。砖瓦碎裂之际,屋檐下那只老猫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忽然发出一声悠长的叫声,仿佛在回应什么。
同一时刻,火星一所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守望者之舟》这篇课文。
一个小男孩举手问道:“老师,林昭后来去哪儿了?”
老师微笑:“有人说他消失了,也有人说他变成了风、变成了光、变成了每一次我们说‘我在’时心里的那一暖。”
女孩接着问:“那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他吗?”
老师望向窗外,阳光正好洒在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的身影上。
“能。”她说,“每当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认真听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林昭就在那儿。”
而在宇宙另一端,一艘名为“回声号”的小型科考船正穿越星际尘埃带。船长是个年轻女性,名叫江遥??江昭的孙女。她并不知道自己家族的秘密,只依稀记得祖母留下的笔记本里写着一句话:
>“我们家的人,总是特别擅长听别人说话。”
她正调试深空监听阵列,忽然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它没有固定频率,也不携带信息包,更像是某种情绪残影,夹杂着雨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摩擦、还有一声极轻的叹息。
她愣住了。
不知为何,她的眼眶突然湿了。
她打开私人日志,录下一段语音:
>“我不知道你是谁。”
>“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听到。”
>“但我想告诉你……谢谢你曾经听过我们所有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