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登上列车,还被好心的乘务组提醒,用N95的口罩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nbsp;nbsp;nbsp;nbsp;刚到首都,又因隔壁车厢有一位从鄂返乡的乘客,全车人员被暂扣月台,有关行动小组对各位的近期行踪进行一一摸排。
nbsp;nbsp;nbsp;nbsp;折腾到深夜,叶绍瑶才在首体大旁找了家酒店落脚,再打开手机时,群聊像锅里沸腾的水,消息直往外冒。
nbsp;nbsp;nbsp;nbsp;未接来电有几十通,来自两家父母的,季林越的,甚至还有远在乡下的姥姥。
nbsp;nbsp;nbsp;nbsp;“姥,我挺好的,刚到酒店。”她首先和姥姥报平安。
nbsp;nbsp;nbsp;nbsp;“我听小郦说,你一直没有回复消息。”
nbsp;nbsp;nbsp;nbsp;在长辈眼里,她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小孩。
nbsp;nbsp;nbsp;nbsp;只身去另一个省,身边没有伴,各种方式都联系不上,多少让人担心。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回答:“手机电池一到冬天就不经用,列车上没有充电口,路上又耽误了些时间,现在才缓过来。”
nbsp;nbsp;nbsp;nbsp;“你在外得仔细些,现在电视每天都在放这个新闻,可想有多严重呐。”
nbsp;nbsp;nbsp;nbsp;“我会的,您也是。”
nbsp;nbsp;nbsp;nbsp;天黑得出奇,她抖着手指挂掉电话,虽然嘴里满是镇静,但确实有些后怕。
nbsp;nbsp;nbsp;nbsp;下午车站排查的结果,隔壁车厢的所有乘客被转移到同一地点隔离观察。
nbsp;nbsp;nbsp;nbsp;她的座位往后推哪怕一个号,都绝不会走得如此轻松。
nbsp;nbsp;nbsp;nbsp;用简单的句子和家里聊起首都的天气,聊酒店贵得离谱的餐包,她隐去了部分经历,报喜不报忧。
nbsp;nbsp;nbsp;nbsp;再是季林越。
nbsp;nbsp;nbsp;nbsp;他正在另一个半球陆训,听到手机微弱的动静,立马钻空子偷懒。
nbsp;nbsp;nbsp;nbsp;“季林越,你干嘛凌晨给我打电话。”
nbsp;nbsp;nbsp;nbsp;蒙特利尔和首都差了十三个小时,她头顶悬着太阳的时候,他的肩上全是星光。
nbsp;nbsp;nbsp;nbsp;“因为担心。”
nbsp;nbsp;nbsp;nbsp;是该担心,换做是她之于他,估计也会急到自乱阵脚。
nbsp;nbsp;nbsp;nbsp;她体会出一种名叫分离焦虑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季林越对国内的新闻时时关心:“华夏的确诊病例快突破四百了。”
nbsp;nbsp;nbsp;nbsp;“嗯。”
nbsp;nbsp;nbsp;nbsp;来势汹汹,增长迅速。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问:“国外怎么样?”
nbsp;nbsp;nbsp;nbsp;“国外没什么异常,只是戴口罩的华人多了。”
nbsp;nbsp;nbsp;nbsp;“我有些担心航班。”
nbsp;nbsp;nbsp;nbsp;她这几天时不时关注航班讯息,陆续有落地鄂北或从鄂北出发的航班被无限期取消。
nbsp;nbsp;nbsp;nbsp;这恐怕会形成一种趋势。
nbsp;nbsp;nbsp;nbsp;季林越的声音因为教练催促而变得急促,却始终保持着出奇得温柔:“我相信我们会见面的,晚一些也没关系。”
nbsp;nbsp;nbsp;nbsp;他们会渡过难关的,晚一些也没关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去蒙城的时间推了又推,结束学校的所有事宜,叶绍瑶滞留在了首都。
nbsp;nbsp;nbsp;nbsp;心里自觉度日如年,政策也一天一个样,市民出行的难度又上一个台阶。
nbsp;nbsp;nbsp;nbsp;回岸北需要自行隔离三日。
nbsp;nbsp;nbsp;nbsp;另一方面,她还在锲而不舍地关注航空动向。
nbsp;nbsp;nbsp;nbsp;情况真是越来越糟了,连容翡也提醒,让她当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也的确照做,活动范围只有从玄关走到阳台的几十平,手机成为身边最重要的工具。
nbsp;nbsp;nbsp;nbsp;爸爸妈妈每天会按时问候一日三餐,温姨偶尔转一些不知出处的笑话解闷,季林越则更像住进她手机的旅行青蛙,随时随地分享生活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