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捡到花瓶将军后 > 争储(第2页)

争储(第2页)

“宁王。”

这就坏事了。

章云烽面色一变,瞬间理解了景帝这些年对北疆为何如此苛刻。

章不观在争储一事中站错了队,景帝自然不会对镇北侯府有什么好脸色,若不是朝中确实无将可用,北疆局势又确实没有安定过,怕是镇北侯府几十年前就该没了。

他又想起那封被有心人加在书后的折子,南疆异姓王当年想要谋反时,还给章不观写了信,那北疆只会更受景帝猜忌。

在那种情况下,为了稍微消解一些景帝的疑心,章不观杀了那个帮异姓王送信给章不观的,倒霉的“余止戈”,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景帝对北疆的猜忌,应当是从未消失过的。

古往今来,一个并不属意自己当皇帝的,有权力的将军,无论在哪个皇帝眼中,都会是一根钉子。

但章云烽转念一想,景帝这些年虽然昏头,沉迷权术,收拢武将权力,但这也是近些年的事情,章不观在世时,景帝对打退牙北人一事还是很有热情的,基本章不观上折子要粮,朝廷就会拨,所以那会儿,北疆是不缺钱也不缺粮的。

他并不清楚南疆异姓王那封劝反信具体是什么时候送到北疆的,但是估摸着应当与庄净秋杀异姓王的时间差不了太久。

章云烽算了算日子,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北疆旧战报和收支表,发现在章不观刚当上大将军的那段时间,北疆的物资钱粮之类确实很富足,几乎都不需要章不观上折子要,景帝会主动往下拨。

可见章不观当年虽然站错了队,但景帝一开始也是不担心章不观的忠心的,直到南疆异姓王给章不观送劝反信的消息被送上御案,景帝才开始真的对北疆有了防备之心。

章云烽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盘算片刻,估摸着章不观当时虽然站队了宁王,但应当只是简单表了态,没有给宁王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说不定在景帝即位后,章不观还凭借着镇北侯府在武将中的威望,帮过因为刚即位,地位犹不稳的景帝,所以景帝那段时间,才对北疆那么好。

但这些毕竟都是推测,章云烽并不是很清楚章不观当年究竟做了什么,于是他抬头问:“我爹站完队以后呢?他做了什么?”

“大将军貌似……没有做什么?他只是给宁王殿下递了拜帖,隔了几日,宁王殿下办了个兰台宴,大将军也去参加了一下而已。”孟公公回忆片刻,迟疑道,“而且我那时也只是一个伺候先帝饮食的小太监,所以对这些也不是很清楚。”

章云烽微微颔首,他问孟公公时,其实也没有抱着他会很清楚的希望,毕竟这些事涉及到皇位传承,还是太敏感了,可能身在其中的人都无法看清全局,就算有人能看清,为了防止到处传播,影响皇家颜面和政局稳定,应该也被提前封了口——比如先帝除了景帝和宁外之外,另外的那三个儿子。

想到这里,章云烽目光微沉——先帝另外三个皇子都在景帝即位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了。

虽然对外说的不是病死,就是在出游途中遇到了意外,但章云烽不用去查,就能知道真实情况绝对是景帝为了巩固地位,排除异己,交代人动的手。

那宁王能在这样的算计和忌惮之下,活到现在,可真不一般啊。

孟公公见章云烽沉默,以为他是在思考章不观站队的事情,嗟叹道:“其实说句实话,先帝膝下有五个及冠的皇子,当年大家都觉得即位的会是宁王殿下,毕竟他是先帝唯一的嫡子,有才有德,又在众人之中颇有威望,我当时伺候在先帝身侧,感觉先帝也更属意宁王,谁都没有想到,最后即位的,会是当今的圣上。”

“我猜大将军当年站队时,也是考虑到了宁王殿下即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才选了宁王殿下,”孟公公摇了摇头,“可见世事无常,不能妄断胜者。”

章云烽收回思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把话题拉了回来:“方才我问你,是谁让你同我说这些,你岔开话题,开始给我讲我爹当年掺和立储,站队宁王一事。”

“你说自己曾是伺候先帝的,又说先帝更中意宁王,还说宁王有才有德,所以……”章云烽眯了眯眼,“你不会是宁王的人吧?”

孟公公笑笑:“我不是谁的人。”

他摸了摸手指上的铁扳指,又将双手背到身后,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悠悠道:“我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幼时因为吃不饱饭,被爹娘卖给了人牙子,后来净身进宫,在宫中多年,为了活命,几次改换立场,帮很多人做过事,为你杀他,为他杀你,手里沾了不知多少人命,已经不能算是谁的人了。”

章云烽:“那你今晚来跟我说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孟公公转头看向章云烽,唇角上扬,咧开的嘴里露出一颗贴金大门牙,皮肉松垮的脸上浮出一个皱巴巴的笑。

他眼中莫名现出一种狂热的情绪,盯着章云烽,轻声说:“因为,我要帮你啊,小将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