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 2030(第24页)

2030(第24页)

他准备把借口推给八卦,苏景和是已经翻开系统给他推送的相关八卦了。

【专业卧底潜藏大宋二十年,竟无一人发现!】

什么?

我们大宋究竟有没有正常人?怎么还有卧底,还有二十年的卧底经验?吕夷简究竟在做什么啊,他有没有一点自己是大宋宰相,要负责把大宋治理地井井有条的责任感啊!

章得象一听这个标题就有点小小道心破损了,胡言乱语地在内心diss了吕夷简一阵。

说,赶紧说,我要把这人抓住!

章得象忿忿不平地想着。

但苏景和这次却又不直说了,他看了两眼八卦,就开始和台下那位同学讨论了起来。

“同学你好,既然你想讨论时政问题,也向大家讲一个考试的小窍门吧,关注时政很重要。”

【大宋好也好在这一点,不像是之后的明清文字狱那么严重,可以广开言路也是挺好的~】

就是,我们大宋是极好的。

章得象难得从苏景和这里听到关于大宋的好话,这乍一听真是让人通体舒畅,苏景和只讲个标题不讲内容的抓*心挠肝感也少了很多。

“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从哪里知道的毕昇,他的渠道我就不多说了。”

苏景和这话让其他人更是又往远了,甚至已经有同学喊来了学校的门卫,一左一右地坐在了这同学的旁边。

这让这位同学很恼火,他以为苏景和这话的意思明明是,他不追究他的渠道。

肯定是怕了他们,大宋一直这样,完全不敢和他们大辽硬碰硬!

“我们其他的同学也别忘了,时刻关注当下局势。”苏景和看着其他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咸鱼看着未来的顶梁柱一样,对他们都抱有很高的期待。

“老师,我们怎么获得这样的情报呢?这一般都是国家层面更懂吗?”这人已经把那个说话的当别国的探子了,甚至他怀疑就是辽国。

看这个眼睛,仔细看颜色是和他们不一样的!

“当然不是哦,有很多消息是能够看报纸获得的,不同地方的报纸会讲述当地现在的困境,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只看上面刊登的名人作品,但不要放过任何一点东西,哪怕是笑话也有其中的深意。”

苏景和说完这个,举例。

“比如说,如果我们看报纸,大概有半年时间都在将米价变贵,从这件事能想到什么?这位同学你说一下呢?”

被提问的正是那“探子”,“小苏老师,我叫金承恩。这个题目的话,我想到的就是商人们在囤积,恶意抬高米价。如果让我针对这件事写一套策论的话,将会写国家出手,定制相关的规则,并一定要有让这些商人心疼的惩罚措施,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很好的角度,还有别的角度吗?”苏景和看着他,对他的回答还挺满意,是一个学经济的好苗子,国家出面调控都想得到。

“还有什么嘛?”金承恩有些不明白,他自信回答,“没有了。”

苏景和直接和其他同学们说,“我想大家应该能有别的想法吧?有没有同学站起来说说?”

“老师我可以!”第一个说可以的人被苏景和点名起来回答,他相当自信自己的答案。

“和米相关至少还有民生方面的问题,大旱、洪涝都会让农民多收成大幅度减少,物以稀为贵,米价也会对应上涨。如果是我的策论,可能还会写关注民生,加大力度扶持农民,鼓励他们积极耕种。”

“还有要针对性增强抗旱、抗洪涝的能力,引水修渠,这样也会减少损失。”另一个同学的声音响起。

“大家的回答都很不错。”苏景和看向脸色有点发白,现在努力狡辩“其实我想到了只是没说全,我觉得没必要说”的金承恩。

“很多时候国家与国家直接的区别很简单,比如金承恩的口音,不南不北,你们是不是也没有听过他说家乡话,因为他压根不会他虚构出来的这个身份的家乡话。”

苏景和依旧是带着让金承恩觉得很傻很好骗的微笑,说得内容却让金承恩觉得他是魔鬼。

“不过家乡话这件事也不能完全证明,在一种地域待的时间长,融入之后就会被改变,观念也会改变。”

“我们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种地种出来什么,我们吃什么,所以劝农扶农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政策,国家的税收里农业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辽国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游牧民族,哪怕是接触我们被汉化了一部分之后,种地也种地不如我们,会和我们有粮食方面的交易。”

苏景和的话是越说越有道理,其他人看金承恩的目光也是带上了确凿的证据一样。

果然是!

要是眼神能杀人,金承恩已经被他前同学老师的目光杀死了。

但如果眼神能说话的话,金承恩的眼睛也已经在说“大宋果然和他了解的那样,是个怂包,特别是这种国家立场上,太怂了”这样的话了。

他的同学们距离他越来越远,有的更是直接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武器,就怼在自己的身前,看着是一点攻击性都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