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景和上朝的时候,朝堂又一次“乱”了。
“这些细作我们留着,用他们的方式和辽国传递消息,不是更好吗?”
就是昨天苏景和他们抓到的细作,让这伙人又一次的产生了分歧。
不过朝堂好像每天都有分歧,是真的都想得不一样,还是装出来的冲突呢?
苏景和缓缓动了一下自己的脑子,又放弃,准备接着发呆。
但有人不想让他发呆。
“听说昨天的细作就是我们苏副都承旨抓出来的,你也来说说,究竟是留着还是杀掉!”
一个不知道苏景和背后身份的人,也是吵架吵上头了,直接点名苏景和要他分享自己的经验。
苏景和环顾四周,他们像是真的在努力等他的答案一样!
阿这?我的才华终于被发现了吗?
"陛下,臣以为这群人我们抓都抓了,若是能够用他们现在的渠道给辽国传递假情报也是好的,废物利用,这样也能长期和辽国方面沟通,从中得到更多的消息。"
他的这句话说到了支持沿用奸细们的情报网的大臣们的心坎里去了。
就是就是,抓到了不用,那和白抓到有什么区别?这可是无本万利的好事儿!
“但是。”两个字让刚刚在高兴的人的眉毛皱得紧紧的,这是要有转折了。
“我们抓了也不清楚是不是都抓完了。”
苏景和这话考虑得全面,有些人的目光则是落在了他身上。
这究竟有没有抓得彻底,不就是看他心声里面报出来的那批名单究竟全不全吗?
吕夷简比较肯定,他们连夜拷问,抓一个拷问一个名单,不知道有没有别的传递消息的体系了,但这条的被一网打尽了。
“如果有漏网之鱼,那我们和辽国方面接洽的时候危险性就会大大提升。”苏景和说道这里,“如果对方也是爱玩心眼子,或者是爱赌我们信息里多少会有真消息的,可能会和我们继续玩这个间谍战,但万一不是,接洽的第一批人就会在放消息的时候被他们弄死。”
啊,这是真的。
支持这个言论的人也被苏景和说服了。
辽国以武服人,谁拳头大谁当老大,还真不是这种会慢慢动脑子的人。
就说这几次因为心声抓住的间谍吧,不少人的潜伏轨迹让人感叹,真是破绽多了就能让人忽略了。
完全只以为是人比较笨,周围人是一点没往间谍方面想。
要是存在打草惊蛇的可能性,那苏景和这话可太有道理了。
“还有就是,直接杀了其实也不太好,给对方一个开战的机会,我们大宋暂时还没有这个和人硬碰硬的实力。”
苏景和甚至想说,就算打过了还要给人送钱,这样的仗不打显得更有性价比。
这批人默默衡量着大宋现在的战斗力,黯然神伤地发现,只要火药那边还没升级到位,他们按照过往实力打,确实比较费力,而且大宋现在的钱不少在投入期,可能要明年或者后年才会加速回报,现在打仗烧钱也不划算。
“给人送回去更不行了,抓了人又给人送过去,只有两个可能吧,一种是咱们实力强大,用这个举动和人说,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搞幺蛾子没用。”
支持送过去的有人就是这样想的,这不就是在辽国脸上甩巴掌吗?多爽!
“但现实是我们压根没有这样做的实力,那就会被其他国家误会成第二种可能。”
“我们在舔对方,怕了辽国了俯首称臣呢,细作抓了就抓了,眼巴巴送过去弥补自己抓人犯的错,是不是还得再带点礼品呢?”
确实有这样想法的一部分人被苏景和直接毫不留情地戳穿,相当恼怒,但又没脸当场发作。
“我比较支持把他们的资料都挖干净之后,我们把人往西夏方面送,里面不是有个人和西夏方面有联络吗?送过去,到了人家那边,我们动手杀了,然后把这个人和西夏有联络的消息不动声色地传给辽。”
苏景和很努力地想了一个办法。
这样的回答还是他听了这么多集的朝堂课程教学,从同僚这边学来的呢
“借刀杀人?就怕人家刀不愿意被借吧?”
苏景和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曾经的回旋镖打到了自己身上,他偏头,“但是这是事实,我们顺藤摸瓜抓到了西夏的探子,把人打得重伤扔给西夏,并放狠话要他们给我们个说法,不然就直接打。”
“你是辽国,你发现细作是自己的,不会恼火吗?然后发现,自己看不惯的两个邻居因此要开打了,不会兴奋得浑水摸鱼,让他们打起来吗?”苏景和顿了顿,“你会这么想,那西夏也会,人都送到他们国境线了,死了,那谁杀的,他们策反的辽国的细作,结果没有让我们和辽干仗,偏偏自己引火烧身了,其中肯定有辽的手段吧。”
“会,只是,这……”苏景和的剧本实在是顺理成章了,最开始质疑他的那个大臣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